这一生,她爱他懂他帮他,无怨无悔。
1933年,张学良被迫放下东北军权,远离故土去欧洲,临行感慨:此去不知何日归。于凤至写词安慰:青史无虚谎,黑白分明,笑对世人谤。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被羁押,于凤至不离不弃,一直跟在身边照顾他,直到身染重病;在美国,她顾的不是个人身体,而是他出狱后的生活,于是,拼命给他赚下一个偌大家业,方便他生活无虞;她从不忍伤害赵四,让他伤心为难,只等他们自然离散,虽然这个愿望最终落空;她诗书礼仪,容貌品行,情意度量,都拔尖,还育有子女。
对于张学良来说,于凤至就像是一颗钻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光彩熠熠,千古贤妻,但张学良爱的却是美艳欲滴的红宝石。
四,于凤至有四个孩子,小儿子最早因病夭折。之后是二战时期,她的第二个儿子在炮火中精神失常,后来在去找爸爸的路途中,死于台湾的精神病院。她最疼爱的大儿子,一次飙车中,不幸撞成了植物人,不久也离她而去了。
一个女人,五十年远离祖国和家人丈夫,身边只有孩子,孩子是她巨大的精神支持,然后,孩子们也一个个离去了,母亲的心,女人的心,一寸寸苍凉老去。晚年,她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远望夕阳,却望不见离人的身影。
婚姻离散,身体重创,政治风云,儿子夭亡,人间诸苦都尝尽,平生只为一人心,然而这颗心,她等了一辈子,依然没有等到。
张学良始终敬她,却终究无爱。于凤至很像宝钗,什么都有,唯独得不到心上人的爱,她太正太端庄,天下人都喜欢,却少了些爱的趣味。所以,得到的敬重总比爱多。
爱情是任性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受教育太正统的女子,多无缘真情爱,总是得到敬重过多,错爱一场,张学良到最后爱的都是赵四小姐。
于凤至九十三岁在美国洛杉矶豪华别墅去世,死前,没有见到张学良。人间少了一个寂寞的女子,阴间多了一颗孤独的心。
临行,于凤至幻想未灭,遗言:死后所有的财产都留给张学良,尽管他们之间已经五十年未见,尽管,他们已经签署了离婚协议。她给女儿女婿留下遗言要和张学良:虽不同生,但要死后同穴。女儿女婿遵从遗嘱,在于凤至墓旁又造了一处墓穴,等张学良百年之后陪伴她,长眠于此。
于凤至死后,张学良携赵四去她的墓前拜祭,听她生前情意,抚碑长叹:唯负此一人。
多半生的等待,换来一句话。深眠地下的于凤至,再也听不到了。
后来,赵四去世后,葬在夏威夷东海岸著名的神殿之谷纪念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