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李叔同出家前写给日本妻子的一封信



弘一大师李叔同出家前写给日本妻子的一封信

1918年的春天,

一个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

寻遍了杭州的庙宇,

最终在一座叫〝虎跑〞的寺庙里

找到了自己出家的丈夫。

绝世才子李叔同,皈依佛门之旅

38岁的他原来是西湖对岸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教员,

不久前辞去教职离开学校,在这里落发为僧。

十年前他在日本留学时与妻子结识,

此后经历了多次的聚散离合,

但这一次已经是最后的送别,

丈夫决定离开这繁华世界,皈依佛门。

几个人一同在岳庙前临湖素食店,

吃了一顿相对无言的素饭。

丈夫把手表交给妻子作为离别纪念,

安慰她说,〝你有技术,回日本去不会失业〞。

岸边的人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失声痛哭,

船上的人连头也没有再回过一次。

这个可怜的日本女人,

可能至死也不会明白

她的丈夫缘何薄情寡义至此……

是啊,世间还有什么比此情此景更残忍,

更让人心碎的呢?我读到此放声大哭,泪如雨下。

那时候我还很年轻,

我对绝世才子李叔同恨得咬牙切齿,

视他为世间最薄情寡义、最自私自利的男人。

他的万般才情,在我的心目中倾刻间化为云烟。

从此,世间再无那个会作诗、会填词、会书法、

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的李叔同,只有一代名僧弘一法师!

若干年后,我读到了李叔同在出家前写给日本妻子的一封信:

诚子:

关于我决定出家之事,

在身边一切事务上我已向相关之人交代清楚。

上回与你谈过,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

是早晚的问题罢了。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索,

你是否能理解我的决定了呢?

若你已同意我这么做,

请来信告诉我,

你的决定于我十分重要。

对你来讲硬是要接受失去一个

与你关系至深之人的痛苦与绝望,

这样的心情我了解。

但你是不平凡的,请吞下这苦酒,

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

我想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怯懦的灵魂。

愿佛力加被,能助你度过这段难挨的日子。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

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

我必须放下一切。

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

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

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

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

在西天无极乐土,我们再相逢吧。

为了不增加你的痛苦,我将不再回上海去了。

我们那个家里的一切,

全数由你支配,并作为纪念。

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

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

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

在佛前,我祈祷佛光加持你。

望你珍重,念佛的洪名。

叔同戊午七月一日

1918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李叔同正式皈依佛门。

剃度几个星期后,他的日本妻子,

与他有过刻骨爱恋的日籍夫人

伤心欲绝地携了幼子

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杭州,

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

劝说丈夫切莫弃她出家。

这一年,是两人相识后的第11年。

然而叔同决心已定,

连寺门都没有让妻子和孩子进,

妻子无奈离去,

只是对着关闭的大门悲伤地责问道:

〝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

他的妻子知道已挽不回丈夫的心,

便要与他见最后一面。

出家人,道是无情却有情

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

李叔同的日本妻子:〝叔同——〞

李叔同:〝请叫我弘一〞。

妻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我很庆幸我是在信佛学佛以后读到这封信的。

换作以前,我是断断不能理解,也不能宽恕的。

而今读来,虽然有泪盈眶,但心里是温暖的。

时隔多年,我才终于了悟弘一法师的〝有情〞。

他哪里是〝无情〞,

分明是〝道是无情却有情〞啊?

很多年来,在我的心目中,

李叔同就是杭州那个决绝、

冷酷、看破红尘、心如死灰的僧人形象。

很多年里,我也一直视皈依佛门

为一种不负责任的自我逃避。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他在出家前曾预留了三个月的薪水,

将其分为三份,其中一份

连同自剪下的一绺胡须

托老朋友杨白民先生,

转交给自己的日籍妻子,

并拜托朋友将妻子送回日本。

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弘一大师内心的柔情

和歉疚以及处事的细心和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