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近代教育家

蔡元培(1868-1940)在19179月出版的《石头记索隐》一书中得出的结论是:

 “《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既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幂,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之状况。”

蔡元培提出自己索隐时的三条标准:一是品性相类者,二是轶事相征者,三是姓名相关者。他索隐出的结果是:贾宝玉,言伪朝帝之系也;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即指胤祁(康熙帝之太子,后被废),林黛玉影朱竹宅也;薛宝钗,高江村也;王熙凤,余国柱也......《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所影射的都是康熙朝的诸位知名人士。

蔡元培是怎样“索”出“隐”在《红楼梦》中的诸位知名人士的呢?且看他是如何索出林黛玉即朱竹宅,薛宝钗,即是高江村的:

 “林黛玉,影朱竹宅也,绛珠影其氏也,居潇湘馆,影其竹宅之号也。竹宅生于秀水,故绛珠草生于灵河岸上。

薛宝钗,高江村(高士奇)也。薛者,雪也。林和靖《呤梅》有曰:‘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用薛字以影高江村之姓名也(高士奇)。”

关于《红楼梦》的政治意义的推论,《石头记索隐》也是牵强附会:“书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又进一步附会说:“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受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汉人唾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