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名字不忍直视



我们的名字不忍直视

当代人有学历没文化满大街同名现象,从侧面也反映出当代国人人文素养的匮乏。

民国时期识书写字的人很少,在唐朝能识字书写的人也只不过占了人口的2%,一人读书往往是全家人、甚至一个家族的人做劳力支持的结果,试想这样的人怎能不拼命读书呢?

四书五经在他们这里无不烂熟于胸,甚至三教九流只要是书,无不过目不忘。

这是因为能读书的人,本身就已经经过淘汰,留下都是优秀的人。再说考秀才举人,这是要命的事,全国这么多人,选几十个,选上是不正常的,选不上才正常!范进中举疯掉是真的,全家干活养你考试,你考到几十年才中,不疯才怪。

因为不识字,所以民国时期老百姓取名字的时候,都会去找读过书的取,这些没中秀才的人可不代表他们没文化,从《易经》《诗经》中信手而来,名字自然就好听又有喻意,有文化的人一读就知取名人对其的寄托。

古代取名字,还要求读音的声调,像写诗一样平仄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又要有喻意,这名字真不是普通半桶水的人能取好的。

反过来再看看我们现代人,有学历的倒是不少,但有文化的却是真没几个,明明只识字,偏偏要说自己有文化,除了会写字,还会什么?尊重传统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大多数家长给孩子起名要考虑生辰八字和五行盈缺,前途未来,但毕竟肚子里墨水有限,要么求救度娘,要么用取名软件,甚至让专业取名公司取名,附庸风雅,重字重名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其实取名在民国及之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大都从四书五经中某句取意,又讲究平仄,自然好听了(也仅限有条件的人家)。

现代人不讲究和文化的水平有关,自己倒想取好,水平不够也就随便了。

文末,带大家再看下京博君认为最美的名字,初见惊艳,再见留念:

仓央嘉措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仓央嘉措,藏语意思为‌‌‌‌‌‌“梵音海‌‌‌‌‌‌”,很美的名字。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仓央嘉措有他存在的理由,他是人,不是佛,纵然有天有佛,也不能勉强他做任何事。

但这毕竟为统治者所不容,在他被押往北京的途中,23岁的仓央嘉措死在那片‌‌‌‌‌‌“青色的海‌‌‌‌‌‌”边——梵音之海。

湖水用它通透意达的胸怀,包容了这个犯戒的少年,鹫鹰滑翔天际,叼去少年的骸骨,传说流淌在山高水远的另一边。

卓文君

你若无情我便休,往事如昨易白头

卓文君(生卒年不详)。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

‌‌‌‌‌‌“文君‌‌‌‌‌‌”二字没有过多的艳丽、矫情,可它踱步而来,水墨丹青中,就映出那个文采斐然的卓然君子,就映出那个决绝女子的才情和不输男儿的智慧果断。

她不需要葬花,自然风情万种;她不需要醉酒,自然敢作敢为。

魏无忌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魏无忌(?-前243年),号信陵君。魏昭王少子,战国四君子之首。

无忌太多,春秋费无忌(又作费无极),战国魏无忌,晋代何无忌,唐初长孙无忌,武侠张无忌……

无论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还是胸襟宽广的侠义少年郎,公子无忌,也许他名声不大,一生不完美,可他是战国人心之所向,是王侯将相中无二的存在。

无忌,不猜忌,不忌惮,不避忌,这不是恣行无忌,发而无忌,而是我心从容,所以无忌。

长孙无忌魏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司马相如蔺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柳如是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1618~1664),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之一。

柳隐是读辛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取的名,想来是愿同辛弃疾一样的摒弃尘世,心静如青山。

流连章台时,柳如是爱好女扮男装,这也可以看出其人同稼轩一般,有豪放的浩然之气。

柳如是嫁与颇有才名的大官钱谦益,夫妻伉俪情深。后来柳如是暗地支助抗清力量,巾帼不让须眉,欲一雪国耻,可惜钱谦益去世,她为保护家产,悬梁自尽,一代风流奇女子香消玉殒,连与丈夫合葬一墓都是奢望。

南怀瑾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南怀瑾,出身于书香世家,怀瑾是他的本名。

名字涵义为‌‌‌‌‌‌“怀瑾握瑜‌‌‌‌‌‌”,出自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意思: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南老说过:‌‌‌‌‌‌“譬如说我姓南,生下来叫什么名字,读书的时候叫什么名字,有小名、乳名(吃奶的时候的名字),有学名,像我,现在叫南怀瑾,一辈子三个字,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李清照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给人以文弱纤细的形象纯粹是她的名字和后期凄凄惨惨词作的影响。

每每读到‌‌‌‌‌‌“清照‌‌‌‌‌‌”二字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冷冷清清的月光照在大地上的感觉。

她就象一轮宋朝的月亮,那清寒皎洁的光芒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直抵达今天人们的眼眸。‌‌‌‌‌‌“名字清照‌‌‌‌‌‌”让人感到冷清而怜惜。

林徽因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的名字出自《诗经·大雅》: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赞美周文王及其母亲妻子的颂歌,‌‌‌‌‌‌“徽音‌‌‌‌‌‌”意为美誉。

她祖父先是为她取名林徽音,在她身上载了许多希望。早年间,有一个名叫‌‌‌‌‌‌“林徽音‌‌‌‌‌‌”的男子常发表诗歌,林徽音(女)便改名为‌‌‌‌‌‌“林徽因‌‌‌‌‌‌”,以示区别此林徽因非彼林徽音。

林家女子总是优雅而有才情,或许是双木给了她们诗意的栖居,得以纵横。‌‌‌‌‌‌“徽因‌‌‌‌‌‌”比‌‌‌‌‌‌“徽音‌‌‌‌‌‌”少了一份女子娇气,多了一点因果看透的豁达。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之一。

纳兰性德和知交从来不称呼‌‌‌‌‌‌“性德‌‌‌‌‌‌”,他们更为偏好的,是‌‌‌‌‌‌“容若‌‌‌‌‌‌”这个字。原因现在早已不清楚,但可以说明,无论是纳兰本身,还是我们,更为喜爱的,始终是‌‌‌‌‌‌“容若‌‌‌‌‌‌”。

纳兰容若,容若。虽然是音译,但这也是一阕绝佳的好词,好词不必过分字字追究,如此反而味同嚼蜡,食之无味。我们只需把它轻轻放在舌尖,幽转不息的味道便缱绻于唇齿,涤荡开来。

徐悲鸿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流艺术家画派创始人。

前面这么多名字,许多都带有悲剧色彩,纵然的确是有些东西,还是婉约点好,毕竟‌‌‌‌‌‌“悲‌‌‌‌‌‌”的重量,不是一个单薄字体所能承受得了的。而艺术家是永远不会悲的,他们有的,顶多是未完的遗憾。

徐悲鸿就用了‌‌‌‌‌‌“悲‌‌‌‌‌‌”字。据说在他十七岁那年,他去亲友家吃喜酒,满座衣冠楚楚,只有徐悲鸿一人粗布大褂,人们的嘲讽和白眼,使他如坐针毡。顶着世俗的压力和平寒的出身,他借钱读书,可贵人们眼高于顶,怎会瞧得起这个贫家子?

世态炎凉,前途渺茫。千里马不得伯乐,是否将姘死於槽枥之间?他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悲剧,可取名也不会有‌‌‌‌‌‌“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