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资本市场,就是股市。它到资本市场,到股市是为了挣钱,这钱怎么能挣的快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加杠杆,杠杆加的越大,这钱挣的就越快。到时候加不动了,泡沫越来越大了,破灭了,那就是一场股灾或者是一场危机。
所以这场股灾的背后让我们看到了经济转型的问题。但是这个经济转型的问题,大家知道我们讲了这么多年,就是转不过去。原因在哪儿,除了经济本身的原因之外,现在很多人说,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前几次年会上,其实我也讲过利益格局、利益集团的问题,这确实是制约中国很多问题的重要因素。但是我觉得可能还有比这个更深层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社会体制的脆弱性。我们承受不了这种转型,承受不了它所造成的振荡。
我经常给企业家讲课,有企业家说,能不能多讲一点我们企业具体怎么做。我说如果你要想听这个,你肯定会失望,为什么?因为我真的讲不出来,如果我真的能讲出来企业怎么能做好,我就不在这里讲了,我就做企业了。问题是没法说,谁也说不出办法来。为什么?因为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是这样一种发展。
其实前些年就有人提出来,2006年中国就应当经历一场危机。但是这场危机被人为的延后了,当时就应该经历一场危机,就应该经历一场震荡,你把该淘汰的淘汰掉,该倒闭的倒闭,该破产的就破产,说不定三五年到2000年基本完成了,又开始了一个健康的发展过程。但是我们没有经历这个,为什么没有经历这个过程呢?我们用人为的方式把这个过程给回避了。为什么用人为的方式把它回避了呢?因为我们承受不了这当中的代价,因为震荡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比如说像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当时失业的人口占到劳动年龄人口的差不多1/3,德国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失业人口占到劳动年龄人口的小一半,那是非常惨烈的。当然因为过去没有经验,会表现的更差一些。现在经过这些年的经验教训的积累,人类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要比原来强多了,不至于到这个程度。
但是大家知道,我们这个社会仍然是没有办法来承受这样的震荡。因为中国社会有点像什么呢?打个比方来说,中国现在脖子上有两个通灵宝玉,丢了就没有魂儿了。一个是发展速度得有7%到8%,如果没有7%到8%,日子就有点过不去了,现在预期调整的稍微低了一点。上面说今后几年是6.5%左右,但是也是相当高的速度。
另一块是什么呢?就是维稳。中国就得靠这两个,一个是高速的发展,一个是维稳。这两个如果都没有了,或者说缺当中的一个,日子很难过下去。这表明的是什么呢,我们社会的脆弱性。由于这样一种脆弱,我们没有办法来承受自然的经济规律,然后就人为的干扰这个规律。所以我谈的第二个问题,从股灾来看,现在我们面临两个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一个是体制改革的问题,一个是经济转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