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阴阳,天人地命运本质
明白易经阴阳关系,可以让人认识天人地命运本质,更好的认识世界、自我,把握命运规律,走向理智的未来。笔者探索多年,经历颇丰,试作论述,供读者参考。
首先,什么是阴阳?笔者认为,研究《易经》的易学家把宇宙时空天人地中,所有的精神、物质、现象、本质、存在等一切,高度归纳为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叫做阴阳。因为阴阳关系囊括一切,所以阴阳关系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才能解释。大家知道,《易经》构成简单至极,不管写了多少、论述了多少,都是围绕阴阳“--”、“—”两个符号的组合搭配论述道德吉凶的。而“阴、阳”两个字在《易传》中引用、论述较多。实质,其中论述阴阳关系的根本几句在于“形而上者(不可见、无形的东西)为之道”、“形而下(可见、有形的东西)者为之器”。说出了阴阳的根本、实质。
阴阳关系综述
易经阴阳关系,在易学、医学书籍中论述较多,最常见的论述是引用哲学上矛盾内部双方对立统一关系的论述:
阴阳互根原理。阴阳互变原理。纯阳不生、纯阴不长原理。阳极返(生)阴、阴极返(生)阳。阴阳趋于平衡为吉利。
从真传中,可以看到阴阳关系的另外方面:
阴统阳原理。阴为先、阳为后原理。阴多阳少原理。
阴阳互根原理。
阴阳互根,即阴阳交混存在,,古人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易传》中的“道”为阴,为虚、质、无形(形而上)、时间等。《易传》中的“器”为阳,为实、物、有形(形而下)、为空间等。
科学家认为有多维世界或反物质、反世界与物质世界并列存在,实质,即是中国古人说的阴的世界(道的世界或虚态精灵世界),是应该存在的。因为有阳必有阴、有阴必有阳,阴阳本来就是交混并列而存在。
万物有可见的形体,这是阳(器)的属性。同时也有不可见的灵性形体(灵魂),这是阴(道)的属性。阴阳可以并列而存在。人的精神体一般寄居于人的肉体,但是有时也脱离肉体,如亡人的灵魂可以附体在另一个活人的现象是有不少实例的。
“天干地支虽然只是22个符号,但是他们都有声音、颜色、体温、味道(感情)。”要求学生跟天干地支交流感情、交朋友,尊重他们才能学有所长。为什么?因为他们是高级精灵生命!一开始,学员不容易接受,所以不能直接道破天机而已!
所以,我们的物质世界(阳)存在着一般人不能觉察到的高级精灵(阴),这是阳中有阴的原理。
2、阴阳互变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