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从地震受灾群众的康复情况到牧区民众的看病问题再到福利院儿童的生活水平,一次次询问交谈,体现出党中央对人民群众健康状况的高度关注。

民之所系,政之所向。

2015年,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还有5年的关键节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新目标,并同时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药品价格、食品安全战略等关系百姓健康切身利益的问题作出明确部署。

“健康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医疗卫生,还牵涉到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说,在党中央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亿万人民将能在更好的制度设计和公共服务中享有健康。

人民的期盼在升腾,党中央的部署在提速。

加快儿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项目、中医药教育综合改革系统推进,医教协同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正在建立,“病遇良医”的群众诉求得到呼应。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紧密出台,新环保法实施与中央环保督察彰显亮剑的魄力,“天蓝、水清、土净”的三大战役齐头并进。

新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规正式实施,保健食品等非法添加专项治理工作不断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贯彻落实,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全的承诺严格履行。

国民体质监测和群众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定期开展,全民健身计划飞跃发展,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基本形成,群众科学健身的质量和水平总体提升。

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党中央坚定意志、攻坚克难,引领健康中国稳步挺进

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5年的76.34;孕产妇死亡率从1949年的1500/10万下降到2015年的20.1/10;婴儿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00‰下降到2015年的8.1‰——这三个国际通行的居民健康衡量指标的变化,见证了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过去30多年,中国在卫生领域的成就斐然。”由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相关部门历时两年完成的医改联合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对卫生基础设施的投资显著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强化,在较短时间内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低收入人群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自付费用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例下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更加均衡,服务公平性和可负担性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