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之兽--麒麟
在民间,麒麟送子图一直大受欢迎。凤是吉祥之鸟,麒麟则是吉祥之兽。祂头似龙、身似鹿、眼如狮、背如虎、披鱼鳞、踏马蹄,威风八面。在古代,麒麟被看作祥兽、仁兽。传说只有当太平盛世、圣人为政之时,麒麟才会出现。
《左传》里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十四年春天,叔孙氏捕获了一只相貌奇特的野兽,人们担心这野兽象征凶兆,便询问孔子意见。孔子看后则认为这野兽就是麒麟。
由于人们相信麒麟能给自己带来吉祥,更加上麒麟被当作明主降生的征兆,历代帝王都很喜欢用有麒麟的装饰、建筑来鞭策自己,祈福求祥。
相比帝王家那拥有强烈政治寓意的“麒麟”,百姓心目中的麒麟就平和多了,祂们是善良和美德的化身,象征着吉祥和幸福。传说,孔子降生前曾有玉麒麟光顾其家,还在其家里吐下玉书。因此民间一直有“麒麟送子”的说法,大家都希望善良的麒麟能给自己一个可爱聪敏的孩子。
俗话说:“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百姓们喜欢形容那些聪慧的孩子为“麒麟儿”。在民间,麒麟送子图一直大受欢迎。除此之外,人们还经常将有麒麟图案的饰物作为礼物送给孩童,祝福他们早日成为栋梁之材。
灵善之兽--貔貅
貔貅(音皮休)的样子看起来很凶狠,祂也是龙之子。脸若雄狮,有凸起的眼睛和尖长的獠牙。不过,祂的凶狠和凶悍只针对那些祸乱世间的妖魔和危害人间的疫病,对人类而言,祂却是象征祥瑞的灵善之兽。
祂有一张可吞下万物的大嘴,却没有用来排泄的肛门。祂这“只进不出”的特点很得那些爱财人士的喜爱,他们都希望金银财富像貔貅吞万物那样源源不断流入自己的口袋。另一方面由于祂对主人忠心耿耿,又品性正直,民间一直把祂作为看家护院、镇凶辟邪的灵兽。值得一提的是,貔貅的头上长着角,有一角和二角之分,长一只角的叫“天禄”,两只角的叫“辟邪”。
关于“天禄”和“辟邪”的由来,《史记》里有这样的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氏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这里的轩辕氏就是黄帝,在他奠定霸业的过程中,貔貅立下汗马功劳。为了表彰貔貅,他封貔貅为“天禄”,负责为皇室看护财富。因此,貔貅又被人称做“帝宝”。考虑到貔貅骁勇善战,因其坐守,邪物就自然胆怯,人们又称貔貅为“辟邪”。
古代的帝王在打仗时,喜欢亮出带有貔貅图案的军旗震慑敌人,同时一显己方勇猛之姿。再加上但凡战争,交战双方都希望可以藉机攻城略地,获取财富,人们希望只吞不出的貔貅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并不是所有将发财希望寄予貔貅的人们都能意识到貔貅之所以身兼“旺财”和“镇邪”两重含义,即是在暗示人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们经常把相貌凶恶的貔貅像置于宅前,希望祂能挡灾聚财,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就算再忠诚的貔貅也只能为人抵挡住外来的灾难,如果人不能让自己心里也住进驱邪的貔貅,那么祸起自身的命运将难以避免。
用凶狠的貔貅做财源广进的象征,聪明的先贤巧妙地教导人们,钱能造就人,也能毁灭人,当一个人因为贪恋金钱而堕落,那他自己也就成为貔貅痛恨的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