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禄尽了,其人命亦亡


食禄尽了,其人命亦亡

一个人积德或损德皆可影响到他的命定的寿数,而“食禄尽则命尽”之说,又是如何呢?

在清人梁钜章的《浪迹续谈》中有一例。据载唐代名相李德裕,有一次召一僧人预卜吉凶,僧人算后说:“相公平生当食一万头羊,现在已食了九千五百只了。”李德裕闻言,黯然道:“老夫年轻时曾发一梦,到晋山游览,看见羊群满山,当时有几十个牧羊人走过来向我迎拜,并说这些都是我生平所食的羊。

梦醒后,自己一直来从不把此事泄漏给别人知道,想不到现在都给大师算出来了。”十几天后,镇守灵武的将帅差人送了五百只羊来赠给李德裕,李德裕知道后大惊,因为这五百只羊到来,刚好凑够一万之数,于是即叫僧人前来商议。说:“我不食这五百只羊,是否有得救呢?”僧人摇头说:“事已至此,那五百只羊已归相公所有,食与不食皆已算在相公的食禄中了。”李德裕闻言实为沮丧。果然事隔不久,他便被贬放到蛮荒之地,随后客死他乡。

可见人一生的食禄多少是早已有安排的,所谓“吃多少,食多少,皆是命中注  定。”而食禄尽了,其人命亦亡。历来长寿百岁以上者,多见于寻常的普通人家,少见有大富大贵而能长寿者,可见这与他们平生的食禄消耗多少有关也。

命书中:何人其人夭,气索神枯了。这是指在一个八字中,日主太旺又无处泄,或日主太弱又逢克制,配合无情,喜用受伤,无生克制化之助,于是生机息灭,是为气索神枯之像,再加上忌神转辗攻,决无长寿者也。真正的大事是躲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