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心性 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他问:“灵吗?”我说:“灵!”他把破烂卖完了,他儿子多年没找到工作,结果找着了,他说:“原来舍的概念不是往寺庙舍。”那就把舍理解窄了,无所不舍!过去禅宗慧可断臂求法,甚至要自己的命都给,舍到无限就能成佛。什麽都不能舍,感情不能舍,爱人多看别人一眼都生气,看重什麽为什麽所伤:看重感情为感情所伤,看重孩子为孩子所伤,看重破烂为破烂所伤——让你永远吃破烂、穿破烂、攒破烂,最后自己也是破烂(有些人穿破烂、吃破烂,而将所有拾破烂换来的钱帮助别人,这非但不是吝啬,而是高尚的菩萨行为)。
人要活得轻松自在,看破、放下,以吝啬心虐待自己也不行,要善待万物。很多人要麽就节俭过了,自己一点儿钱舍不得花,要麽就贪过了,只舍得给自己花钱,不给别人花钱,两种都属于贪心(吝啬是另一种贪心),都不行。不舍得给自己不能证明无私,只能证明心眼儿小。有个居士今年都
89岁了,跟我说:“人家给我十块钱我都受不了。”我说:“你心眼儿小,你拿那个当钱了。钱来了不要当钱,去也不要当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去没感觉才是人生对钱财的宽度(奢侈、浪费更不行,古人讲‘有钱善使用,死后一场空’,一定要善使用)。” 若挣钱就高兴,那麽进财就窄了;若出钱舍不得,进得也窄了。

真正觉悟的人把一切都看淡,我曾讲过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我讲这个太极图,出去是个鱼尾巴,回来是个大脑袋,你要贪了小便宜,等到明年吃亏就比今年大,若是后年吃亏就更大,越滞后吃亏越大。
什麽叫贪小便宜?把单位的信封信纸等东西带回家,单位分东西时先挑好的,为讲价跟做小买卖的争吵(古人曾训诫“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还是贪心过重。你让天下所有做生意的人赚不到什麽钱,那他们怎麽活?社会怎麽发展?怎麽非得巴不得人家一分钱不赚你的才高兴?买了点儿便宜东西就高兴,也是贪小便宜的心。
有人喜欢买减价东西,一说某商品减价就买一大堆,甚至有时买的是用不着的东西。有的人舍是为了挣钱,有位女士到寺庙舍钱,回来把人家车撞了,赔了
1000块钱,问我:为什麽我给寺庙舍了500块钱,结果回来赔1000?我问:“舍钱时念什麽来着?”“念我发财呀!”“对呀,那就应该让你赔钱。不能有私心,应该祝愿客户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给他们带来优质的服务和美好的回忆。”(许多人将佛菩萨当成贪官污吏那般贿赂,舍些钱就希望保佑自己达成愿望,甚至是非法的愿望,这非但无功反而有罪。)
有的人丢了几块钱可难受了,可一听活佛来了就大方了,到处问人:“你有钱没有?借我两千。”活佛给了个宝瓶,乐得找不着北。我到他家一看,大宝瓶、中宝瓶、小宝瓶……一大串儿。他问我:“我妈难受怎麽办呢?”我跟他开玩笑:“拿宝瓶塞你妈怀里就好了。”“我塞过了,不灵。”“宝瓶能救你妈吗?你那叫贪心!买宝瓶花多少钱?”“三万多块钱。”你把贪心买回来啦!你没明白,贪心招的是赔钱的灾难,你是不是总招钱灾?“对呀,为什麽?”“你贪心呀!信佛的人应戒除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