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核心”,标志着中国政治迈上了新台阶


张志坤:确立“核心”,标志着中国政治迈上了新台阶

当代中国政治不断焕发新的面貌,最新的动态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是此次全会一个突出的政治成果,也是中国政治上一个新的亮点。眼下,对“核心”意义的阐释如火如荼,关于其政治影响的讨论也将日趋深入,这些都属于主流舆论所指向的焦点,但老百姓看问题可能没这么复杂深刻,只能就事论事地做简单的判断与推理。

首先,这不是职务的晋升而是政治地位的晋级

所谓的“核心”,就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它的起点就是一个具体的人。那么,就这个具体的人来说,这显然就是一种晋升与晋级,这毋庸讳言。但这一晋升与晋级,显然又不是职务上的,而是政治地位的晋级。

在此之前,中共历史上曾有过三个“核心”,即毛泽东主席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核心”,以及江泽民总书记的“核心”。上述三个“核心”的说法是邓小平同志概括归纳出来的。邓小平同志曾概括说,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二代领导集体以他自己为核心,第三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于是就有了“三代领导集体”与“三个核心”之说,现在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应该是第四个“核心”。

各“核心”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形式都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时代背景。其实,毛泽东时代本来并没有什么“核心”一说,在1935年以前也没有明确的“领袖”概念,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以领导农民运动而知名天下,人们也只是冠以“农民王”的绰号,“遵义会议”只是说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而已,后来还出现一些反复与动摇。到了抗战的相持阶段,国民党大造“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一个政党”的舆论,从政治上压迫共产党,逼使共产党也不得不抬出自己的“领袖”与之相抗衡,这是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树立为中共领袖的重要历史背景。自此以后,毛泽东就是中共公认的领袖,一直到1976年。在此之后,中共先后有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三任主席、总书记,但改革开放实际掌舵的是邓小平同志,所以邓小平同志当仁不让地说自己是第二代“核心”,并且进一步认定江泽民同志为第三代“核心”。

从上述这样一个很简单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并非中国每一届党的最高领导人自然而然地都是“核心”,从总书记到“核心”,等于在政治上跨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是一个重要的其次,这不是一个人的升级而是中国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