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易传》周易杂卦传


小过者,柔得中,小人之正也。小人者,笃于小事而不知通济君子。过行小事而合之,知可屯而过,动也。中孚,两柔向而无迕也。外内刚中,皆情实着说而巽,信发于中也。小过,过行中孚,实信君子之道可者,与之丰明以动之,则物尽陈矣。事皆举矣。事之多则未有周矣,愼其大者也。旅者,柔得中乎,外而下寄于刚也。自寄旅矣,人何亲哉,不可以有附也。戒其止则明也。离得其所,丽可以上而昭也。坎陷其所,居可以下而经也。小畜之寡,知足而不多藏,终得其畜也。履之不处,恭谦而不敢自恃,保其履也。需上险也。待命而不敢自任,全其健也。讼下险不可亲也,与处而塞之,失谋于险也。
大过正之末也。本无正而末不?兴也。唯刚大者?过之而治也。政自其下,顚之道也。姤者,柔遇刚也。修巳自敬,守素安下,君子之素行也。时遇而得天之幸也。虽渐而进刚,行乃行也。颐治自其上,养之正也。动之以妄,躁凶之道也。旣济之道也。旣济定矣,力穷而至于济,无复加也,不可以不自知也。归妹,少配长,道穷而无所往,所以行而终也。未济,刚不全正以至于失位,道之穷也。而以为未济,复将求也。如之何哉。夬,决也。刚决柔也。小人之道,虽形残而不足以相治,无其正也。君子之道,长言之而可以决矣,明于始而无所讳,以至于天下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