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易传》周易系辞(2)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斵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神农氏之时,人育而繁,腥毛不足供给其食,修易其变,观天地之冝,相五榖之种可食者,收而艺之。易物之才而生财也,其在于器乎。故斵木为耜,揉木为耒,木可以揉曲直于斯得之,为象能动木也。其义益之大也,神而化之,得农之道。是以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上古人质而自守其居,自费其用,而不相往来。财货之有余,不足不知其均也,故为之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而交易之,各得其所,齐其有余而退,噬嗑之义也。日中者,明也。万物皆相见,而不相昧。动于明之象也。是以取之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冝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古之厚民者,兴其利,未设其禁也。及世久而民盛,利薄而无分,则民殚其力,不足以为养民,患其竞,不足以相禁。故圣人虑其患,因时而易变,故黄帝尧舜氏制度数采,章封土田,建官分贤不肖,而等其贵贱,通物之财,以为用。易物之力,以待劳。攻物之能,以相御。使物之能,以相济。是以神而化之,民得冝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天下之物,成天下之务。终乾坤,极万物,而易行于无穷。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天保其尊,地保其卑,圣人安上,众民安下,其象天上地下也。其义上健而无为,下顺职事也。上下旣位可久而无替也。是以取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木之为物,浮于水也。可以行险而不穷也。故虚木而舟之,剡木而楫之,以济乎水,涣之象也。得其散适而致其远,涣之义也。是以取诸涣。

服牛乗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牛者,坚壮之物,可以牵引其重。马者,健速之物,可以乗而致远。柔弱乗其刚壮之物,随之象也。动而说之,随物之性而牵致之义。是以取诸随。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以柔顺之道,则物之生心。刚动于外,以闲之豫之象也。则暴客无至也。顺而动之,得其备矣。豫之义也。是以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杵动于上,臼止于下。上动而小,小过之象也。小器设而万民获济,小能济大,小过之义也。是以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