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的婚姻质量 是父母教育的最终检验
韩博士:
世上多数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虽然浸润在生活中,但成功家庭教育的最终检验是什么?是子女考入最高学府?是他们毕业后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还是他们的功成名就?
我认为,上面列举的那些可以是某种检验,却都不是最终的检验。那么最终的检验是什么?我说,是子女的婚姻质量;是他们有生之年能否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在精神层面共同成长;是他们的亲密关系能否带给他们身心的满足。
显然,我把婚姻放到了很高的位置。但是我想,我不是持这种观点的唯一的人。据说当比尔盖茨被问到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他的答案不是微软,不是改变世界,而是他的妻子Melinda。
有的父母问,我们负责他们学习好,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还不行啊?还要负责他们婚姻的质量?现在的婚姻又不像旧社会那样包办,都是自由恋爱,怎么负责?其实,这个责任不用家长有意识地来负,它是一个家庭教育质量自然而然的反映。孩子成年后吸引异性的能力,吸引什么样的异性,择偶的品味,还有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的历程,自然而然就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水平,不是吗?
在孩子成人之后,需要相对独立作出的选择主要就是两项:就业和婚姻。就业固然有难度,但婚姻不比就业来得简单。在多元化社会,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工作选择和机会。即便最初不够理想,工作还是能换。但婚姻的要求则要高得多。大家知道,如果一次不成功,要重新选择配偶谈何容易?尤其有了孩子以后,我们华人作为整个族群,全世界的华人都有一种“为了孩子保全婚姻”的声誉。多少名存实亡的婚姻,为了孩子,将就着;也为了在众人面前的面子,接着在一个屋檐下将就着。离婚,对很多华人来说,不是一种选择,因为他们认为离婚是一种耻辱,意味着公开承认一种人生失败。
但是,我不同意离婚意味着人生失败这样一种看法。
虽说我认为婚姻是对原生家庭教育的检验,不等于我认为离婚就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完全失败。婚姻像世间很多困难的事情一样,怎么能要求它一次成功呢?不管是结婚还是离婚,都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成长过程。但是我觉得婚姻对大家确实很重要,乃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承诺,不仅关系到自己每日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子女的传承。所以,虽然困难还是要努力争取一次成功。一次不行,再找机会。
当然如果遇不到合适的人,则应该宁缺毋滥。今天的多元化社会绝对可以也应该容纳各种形态的生存方式。无论结婚还是不结婚,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和梦想的权利和努力方式。这份努力未必要依赖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