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不为一口气 吉祥常伴善良人
文: 李晓径
因气生百病,故养生宜制怒。一般情况下,人在压力大、工作忙的情况下更容易发脾气上火,故制怒必先养心。
养心
养心有修炼心性之意。故宫有一座养心殿,其名字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前殿明间的宝座后屏正面两侧有对联,是乾隆帝御题——“保泰常钦若,调元益懋哉”,这一副对联或许可以成为“养心”的最好注释了。
《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钦若,有敬顺之意。
调元,谓调和阴阳,执掌大政。也指调理元气。
《书·舜典》:惟时懋哉。《后汉书·章帝纪》:又盛大之意。呜呼懋哉。注:“美也。”
对联的字面意思即是,要想保身体康泰和国泰民安,就要常常敬顺天意;调和阴阳和元气,有益于盛大之美。
学会制怒
愤怒是会传染的,所以老人讲,“生气生不出好人来!”因为生气本身就是魔性,人被魔性控制时,毫无理性可言,后果严重的甚至会伤害自己或他人。
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位朋友,她泼泼辣辣,性格直爽,精明能干,一个人打理一家店铺。小时候,她不想去上学,还跟兄弟们发生矛盾,有一次生气气得不行,肚子疼了很久,后来去看医生,开刀,发现原来肠子里有一段气。
生活中难免遇人不淑,难免被人伤害,可是反过来想一想,为着一口气活着值得吗?所谓“人为一口气,佛为一柱香”纯属误导、谤佛。有人调侃说女人有三宝,“一哭二睡三上吊”,这是在讽刺女人见识短气量小啊!确实没少听说过有人为了一口气寻死上吊喝农药的,其实,幸福婚姻的秘诀在于经营,在于忍耐,更在于自我修养的提高。
制怒,就是骂不还口,就是要于争吵中能戛然而止,因着意识到生气是不对的,不跟人一般见识。制怒,是一种大忍之心,“忍常人难忍之忍”,以意志坚守内心,平息争端。当大家都平静下来,才可能去反思,回归到良性循环中来。
制怒,要经常用古代圣贤的故事来警醒自己。韩信可受胯下之辱,因而成为国之栋梁。当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圣人的,但是起码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坚守善良
善良,不因别人的态度而改变,不因环境和情势的变化而改变。说白了,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做得不好或做得不对,我们自己就不善良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的故事,讲的是二战时期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的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