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天下:亦神亦人的五帝(2)


德化天下:亦神亦人的五帝(
2

《春秋纬文耀钩》说,太微垣中有五帝座星,为五天帝之精气所化,代表五天帝:青帝名为灵威仰,赤帝名为赤熛怒,黄帝名为含枢纽,白帝名为白招矩,黑帝名为汁光纪。

孔子说:五天帝代表五行,是五行之神,他们按照不同的时间秩序化育万物。

古人认为五天帝分别代表五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在不同的时间,按照五行之德轮流执政,神于天而圣于地,在天为天帝,对应到地上为人间君王。

在上古时,五天帝之精气降于人世,感生为人间君王,使他们代表不同的五行之德在人间执政,化育万物,所以也称为“感生帝”。目前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五位“感生帝”分别为:东方青帝太昊(五行为木),南方赤帝神农(五行为火),西方白帝少昊(五行为金),北方玄帝颛顼(五行为水),中央黄帝轩辕(五行为土),他们是记载最早的五位感生帝。

《春秋纬保干图》记载,人间的帝王,与天地相通,血气中都含有五天帝之精。

《礼记正义》中也说:“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

所以人间君王又被称为五天帝之子,受命于天,如:夏朝称为白帝之子,商朝称为黑帝之子,周朝称为苍帝之子……

中华文化源自神传,博大精深。中华历史上不同的帝王与朝代,都具有不同的五行之德,对应五行,依据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之理,顺应天道运行的法则,轮流更替执政,依天命而行,演绎著中华五千年文明。每个朝代、帝王能够坐拥多少年江山,都是有它背后的天数与安排的,以此纵观整部中华史,也都有它的安排和目的所在,唯有读懂它,顺应天命,才不至于在历史中被淘汰,才可拥有美好的未来。

五帝是谁?

“神于天,圣于地”的五帝究竟是哪五位,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除《尚书》、《国语》、《左传》之外,先秦诸子的著作也有大量记载和引述。由于视角不同,关于五帝有不同说法,以下列举几例:

《易传》、《大戴礼记》等记述五帝为:黄帝、颛顼、喾、尧、舜;

《战国策》载五帝为:黄帝、伏羲、神农、尧、舜;

《吕氏春秋》、《淮南子》记载为:黄帝、颛顼、伏羲、少昊、炎帝;

《尚书序》、《白虎通义》记载为:少昊、颛顼、喾、尧、舜;

《史记》、《世本》等采述为:黄帝、颛顼、喾、尧、舜;

《资治通鉴外纪》则采用为:黄帝、颛顼、喾、尧、少昊。

就相关史料综而言之,这一时期虽然并不仅仅只有五位帝王治世,但确是以五位用大德行教化天下的帝王为代表的历史时期。我们以史料较多的黄帝、颛顼、喾、尧、舜来书叙,勉力书述此间帝君德化天下的情状于一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