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星象巨著《乙巳占》



传世星象巨著《乙巳占》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长期雄踞世界首位,很多成就今天仍备受瞩目。其中,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及成果,可以说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体系之严谨、细致,其作用之深远,都令人叹为观止。历史上历代也涌现许多天文学家,《推背图》的作者之一、唐朝的李淳风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622年,他担任秘阁郎中,奏请编新历,644年编成《甲子元历》,对后世天文、历法和数学的发展贡献很大。他还著有《法象志》共七卷,论“前代浑天仪得失之差”,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641年他负担编写《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的总指导责任,他还为《隋书》、《晋书》亲自撰写了《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保存了古代天象变化及灾害史料。

唐朝的天文学,在中国的古天文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目前硕果仅存的少量天文著作中,除近年来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星占》外,另外几部天文著作如《开元占卜》、《乙巳占》、《步天歌》等都是唐朝时期的作品,其中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种传世星象学著作之一的《乙巳占》,即是李淳风所著。

《乙巳占》共十卷一百篇,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从后世留下的文献来看,经过上古几千年的演绎,至汉朝司马迁作天官书时在理论上已始大成,而李淳风和他所处的隋唐时期,则是天文学从理论到实践臻于成熟的全盛期,此后一千多年来再没有更变过。

李淳风在《乙巳占》中前承张衡、司马迁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其他星官的理论,又溶入了自己独特的观天地日月运行而明吉凶契机的绝学,包罗万象,详尽论述了日月五星的运行变化,以及各种星宿生克离合后对人间带来的影响,所以新唐书在评论他时说“淳风于占候吉凶,若节契然,当世术家意有鬼神相之,非学习可致,终不能测也。”深得当时和后人推崇。

强调修德积善

李淳风的天文著作里,特别强调人要修德积善以应天地,《乙巳占》第十九标题就是《修德》,“日变修德,礼重则躬;月变眚刑,恩从肆赦;星变结和,义敦邻睦。是以明君宰相,随变而改,积善以应天也。”同时强调“夫修德者,变恶从善,改乱为治之谓也。上天垂像,见其吉凶、谴告之义。人君见机变,斋戒洗心,修政以道,顺天之教也。夫人君顺天者,子从父之教也。见灾而不修德者,逆父之命也。顺天为明君,顺父为孝子。故孔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主事母孝,故事地察。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故后人评价李淳风的人品和著作时说:“淳风虽以方技名,《修德》篇屡引经传,以改过迁善为戒,《司天》篇深箸隋氏之失,谆谆于纳谏远佞,不失为儒者之言,非后世术士所能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