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舍生取义,正气留世间


‖文天祥舍生取义,正气留世间‖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文天祥就是其中之一,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浩然正气之歌。

◤〝旷世游圣〞徐霞客万花筒:惟有梅花饺 未见梢头春万花筒:文章妙天下—苏轼前世今生

◤文天祥生于江西庐陵,18岁乡考夺魁,20岁中选贡士,殿试文章切中时弊,被理宗皇帝钦定为状元。宋恭帝德佑元年,元兵渡江。文天祥散尽家产,组织义军三万,起兵勤王,终因孤立无援而失败。

◤文天祥在此期间写下许多感人的诗篇,汇成《指南录》,取意〝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诗句。后序中更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表达极度悲愤的心情。

◤兵败被俘后,文天祥被拘禁四年,期间拒绝所有劝降,包括投降的宋恭帝和元世祖忽必烈。他还写下《过零丁洋》和《正气歌》,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穷节乃见,成为千古绝唱。

◤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场后,向南方跪拜,从容赴死,年仅四十七岁。死后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正气歌》开篇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在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认为天地都有支柱,而〝正气〞支持了天,安定了地,也是人间真理和正义的根本和依归。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宝贵,但更可贵的是仁德和对真理的信仰。文天祥慷慨赴义,视死如归,用生命捍卫了民族气节,也诠释了孔子所说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风骨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