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也有搞不定的女人(2)



‖张学良也有搞不定的女人(
2)‖

1947年被送往台湾。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12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历史背景:九一八事变:19319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撤出了东北,退入山海关内。193311日,榆关抗战爆发。同年13日,山海关失守。1933221日,热河抗战爆发。同年34日,承德失守,热河抗战失败。张学良引咎辞职,出国考察。

◤共产党中央红军抵达陕北:1935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被毛泽东命名为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转移,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会师。

◤一二·九运动:1935129日中共在北平举行了大规模的大学生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获得全国民众积极响应,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的国民政府巨大压力。

◤中共确立抗日统一战线政策:19351217日,中国共产党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1月,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联名发出《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19362月,中共宣布开始东征抗日。

战略网 www.chinaiiss.com 专业军事评论网站

◤两广事变:两广事变,又称六一事变或西南事变。193661日,陈济棠、李宗仁在广州发出通电。痛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对中国土地的践踏,决定率所部北上抗日,收复失地。62日,致电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请求准许粤桂部队北上。然而不久后广东将领、飞行员纷纷向南京政府投诚,并对两广所谓的“北上抗日”说加以抨击。“南天王”陈济棠垮台,李宗仁也不得不对蒋中正表态归顺。

◤由于,两广事变和平解决(尤其是兵不血刃,便使当时叛逆性最强、实力最大而位居国内半独立的诸省之首——粤桂湘三省伏首听命),蒋中正(即蒋介石)便将预备征讨两广的中央师悉数北调,用来剿共,并准备将张学良的部队调离。然而也因蒋中正的过分自信,仅带少数文武飞往西安,结果西安事变时所有人都被扣留(因为当时论“造反”实力,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简直无法和两广部队相比。)

◤因此,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因为两广事变的危机安然度过,西安事变在1936年的西安“非爆发不可”。

◤东北军剿共遭遇失败:1935920日,蒋中正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任命张学良为副司令,调东北军入陕甘剿共。1935101日,东北军在劳山战役中,王以哲的671102个团和师部被歼,师长何立中战死,团长裴焕彩被俘。19351029日,东北军在榆林桥战役中,107师和619团全部被歼,团长高福源和不少士兵被俘。

19351122日,东北军在直罗镇战役中,东北军精锐部队,装备精良的109师孤军挺进陕北的吴起镇的方向,以往能征善战的师长牛元峰严重低估红军的作战能力,对红军的机动作战的能力估计不足,部队刚走到直罗镇,原以为离中央红军还很远,在布置完侦查岗哨以后,就安心睡觉。

◤没想到红军用一夜时间即快速赶到,并在直罗镇罗织了一个包围圈,与22日凌晨拂晓突然发起进攻,毫无防备的东北军立刻被冲散,牛元峰从睡梦中醒来时,看见漫山遍野已全是红军。牛元峰逃跑,但无法逃出红军的包围圈,在绝望的境地,他掏出手枪让副将打死自己,牛元峰被副将枪毙后,副将亦被红军俘虏。直罗镇战役中,红军仅以800多人的伤亡就杀、伤、俘6000多东北军精锐109师的士兵。

◤张学良部队的战局失利以及后来面对共产党的停战对峙,导致蒋介石亲自前往西安督战。

◤张学良与中共的秘密接触:19364月起,张学良开始了和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接触。49日,张学良驾机飞抵延安会见周恩来,同机的还有王以哲、刘鼎。19369月,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军正式签订了《抗日救国协定》,双方正式结束敌对状态,中国工农红军、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形成了拥护“民族统一战线”的“铁三角”。张学良向红军提供了大量的过冬棉花,药品、新鲜食物等物资,解决了红军过冬的燃眉之急。

◤另外,当时邓小平病重,生命垂危,无药可医,也是张学良的援助救了他的性命。张学良不但接受并积极学习共产主义思想,还向第三国际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但由于张学良的父亲有杀共历史,入党申请被拒绝。

◤蒋介石撤销张学良职务:1936124日,蒋介石抵达西安,给张学良造成良好的政变条件。张学良正犹豫不决之时,蒋介石召见邵力子及十七路军、东北军军师长以上官员,造成张、杨的恐慌,张学良出于公心,屡次向蒋介石提意见,遭拒绝。蒋介石后来又召见邵力子,让他通知大公报社可以发表对张、杨的弹劾,并撤销职务,引起社会各界不满。张杨由此发动西安事变。

◤历史点评: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七十年前,枪声响彻了寒夜中千年幽梦的华清池,一个少壮的太子党和一个地方军阀,策动了一场军事政变,绑架了当时中国最高的军政统帅。这一起中国近代史最大的绑票案,从而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事实上也改变了世界,更深刻地影响了其后几代中国人的命运。

◤这是当时的策划着和被绑者都所始料不及的。当然,这件事情最积极的意义是推动了中国反侵略的抗日战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是中国自鸦片战争抵御外侮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并重新树起了中国的大国形象,跻身于美英法苏列强之林。

◤如果有假如的话,我们见证的将是另一条轨迹。一些学者认为如果没有19361212日的西安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的时间表会推迟,甚至连二战也可能完全会是另外一场格局,因为在中国当时的国际关系中最好合作伙伴是德国。德国是一战之后惟一不附加政治条件和中国开展经济、军事合作的国家,中国认为德国是中国“国际化发展”的首选,中国迫切需要实现军备和国防工业现代化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需要稳定供应的原料供应,中国则拥有钨,锑等丰富的战略资源。

◤自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期,这种关系将中德两国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同时德国的统一政治模式也是蒋介石本人效仿的典范。1936年两国制定了一个三年计划,旨在帮助中国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工业基础,包括生产75MM的火炮、狙击步枪瞄准镜、芥子气等生化武器在内先进军备等。但是,中日战争的提前爆发,终止了十年来中德良好的合作关系。

1940年德、日、意签约形成轴心国,19417月,德国承认汪伪傀儡政权,与蒋介石国民政府的蜜月最终结束,随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同年12月,中国加入同盟国并对德宣战。如果没有西安事变在始,今天的世界又会呈现怎样一付面貌呢?无论如何,伟大的中华民族与同样伟大的日尔曼民族化友为敌,细细想来,终是历史一件憾事。

◤回到西安事变,这更是一出扑朔迷离、云山雾罩的隔夜戏。粉墨登场的有各色人等,军阀杨虎城、财阀宋子文、看客阎锡山、中共周恩来、特务戴笠、洋人端纳、还包括匪兵甲、匪兵乙等等等等,但其核心主角是张学良、蒋介石和宋美龄。

◤有人说:张学良没有输给了蒋介石,而是输给了宋美龄。

◤宋美龄说:我们对不起汉卿

◤张学良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

◤蒋介石说:吾妻爱国明义,应知今日一切须以国家为重。

◤宋美龄说:你对那个小家伙(指张学良),你要对他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走开台湾,我把你的事情都给你公布了。

◤张学良还说:只要夫人活着,我就要把秘密守住,这是一个什么秘密?

1925年东北军打败孙传芳后,首次进入上海。纨绔子弟遭遇花花世界,自有一番风流。当他第一次和宋美龄见面时,宋当时未婚,在上海也是知名闺秀,才貌双馨的美女。两个人当时都只有二十多岁。

◤少帅一见面,立刻为她出众的气质倾倒,称她为“美若天仙”,宋美龄也为张学良的风度倾倒,称他为“莱茵河畔的骑士”,此后两人频频约会,宋美龄带着这位关外年轻的“胡帅”出入于上海的社交界,而从少年起就在青年基督教会接受过洋派熏陶的张学良也礼仪得体,风度翩翩,跳舞、游泳、高尔夫球,无不老道精通。两人一时成为十里洋场的最耀眼的明星。他们非常愉快。

◤少帅晚年回忆这段往事,不忌讳赵一狄女士在场,情不自禁地脱口对采访他的美籍学者王书君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这些蒋介石都不知道)。”那时蒋介石也几乎同时也在追求宋美龄,不过蒋介石当时只是个上校,当然也是一颗冉冉飙升的政治明星。

◤有记载的是,张学良在上海渡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令人揣测的是,这段时光带来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愫。在国势动荡、兵荒马乱的岁月,婚姻的背后维系的是利益甚至是江山。

◤当张学良把惊魂未定的蒋介石安置到西安城的一间公馆后,蒋介石的第一句话就是:汉卿,在华清池的五间厅里,还遗落一个文件包,那是我随时随地带着的,是机密,万不可落入他人之手呀!张学良立即赶到那里,幸好包还在,张学良觉得有必要打开看看——结果,他震惊了。里面除了秘密的军事调防计划,还有张学良几年来,一直给宋美龄写的书信。当然,这些信完好无损,显然没有被打开过。

◤后来,在西安事变风波过去以后,蒋介石独自去了上了一趟钟山,他焚烧了一批信件……

◤再后来,1945年在陪都重庆,宋美龄用笔名写的一部3万来字的爱情小说——《往事如烟》。

◤“夫人是我的保护神。”西安事变发生后,原本与蒋介石结拜为兄弟的张学良,转眼成了蒋介石眼中绝对不能饶恕的罪人。张学良始终认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之所以不杀他,是因为有宋美龄的“保护”。

◤张学良曾说:“西安事变后我没死,关键是蒋夫人帮我。我认为蒋夫人是我的知己,蒋夫人对我这个人很了解,她说西安事变,他(张学良)不要金钱,也不要地盘,他要什么,他要的是牺牲。蒋先生原本是要枪毙我的,这个情形,我原先也不知道,但我后来看到一份文件,是美国的驻华公使JOHNSON写的,他写道:宋(指宋美龄)对蒋先生说,‘如果你对那个小家伙(即张学良)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离开台湾,还要把你的事情全都公布出去’。”

◤在张学良的眼里,宋美龄是“绝顶聪明”且“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的优秀女性,他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语言。张学良在此后撰写的《西安事变反省录》里曾明确说:“如果夫人事变之前就在西安,也许不一定会发生西安兵变。”这是为什么?学界认为,出身的相似、年龄的相似、通英文、受过西方教育的相似,使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肯定有比蒋介石多得多的共同语言。

◤张获得自由后曾有一句感慨:“宋美龄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这句话,对形容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200110月,张学良在夏威夷檀香山病逝。消息传到美国,与“少帅”交往70多年的宋美龄悲痛不已。已行动不便的她,随即交代辜振甫和其夫人严倬云代表她,赴夏威夷参加张学良的追思礼拜与公祭。追悼会上,辜夫人将一束署有“蒋宋美龄”的十字架鲜花,置于“少帅”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