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坤则之震,之兑,至乾;由坎返坤,皆自下上行,由上返下;所至所行,恰相对也。
其行各宫,而生变化;一宫所涉者五,不入者三;
如乾涉巽、艮坤、离、坤则涉震、兑、乾、坎,余宫皆然;
此其例也。盖气之变,必以动;变至三则易其位,至七则游于比宫,八则归于本宗;
故一宫八卦,所交五宫,亦自然变化之序;此序之用,为纳甲所本,于占法适宜;
是先天用法,古人常取之以卜筮,至今犹传;与后天卦序有相阐发也。
此外有合一岁序者,亦有数种;
如以八卦八宫分候四季者,以乾坤二宫分候十二月者;以六十四卦分候全岁,一卦六日七分者;
其例详各家书,皆传自古,为历数家所用;亦本先天卦象,推其变化,而应于岁时,无不合也。
盖卦象包罗无尽,其变化随用而见,初非限于一例也。天文地理,日月度数;星辰躔次,山川里程;人物形体,皆有所象;
神而明之,无不符合;固不仅象一事一物,亦不止象一时一世;果推而广之,则宇宙之图,今古之迹;天下之事,神形之伦;在大气之中者,无不随象而可徵也。
盖气者生化之本源,卦象气也;则凡有生化者,举不外于卦象,而视人之能明否耳。
文王之易,亦此一例;以后天之卦,象后天之气,而推及变化所至而已;
故易象一,而用无尽;一者本也,即伏羲八卦是也。余皆其用。
而所异则在次序;次序异,则象异;而象不因事物名,皆以气数纪;
先天之气纯数简,故取象少;既伏羲八卦,已足为万变之宗;后天之气交数繁,故取象众;
虽汇各序例,犹未尽其变;但歧途而同归,仍不离一本之源;此无论为伏羲,为文王;为连、归,为本宫本卦;六日七分,岁时星纪;种种例用,更无问其为出自先天后天,合自八卦六十四卦,皆一也;
皆上乾下坤之八卦位次,所生所化耳。
故伏羲八卦,为一切卦之母;因得名先天之象,其余皆后天也。
然以伏羲六十四卦本卦之序,与文王者异;亦名之先天,犹日后天之先天也;
若绳之八卦,则为后天;若较之文王各卦,则为先天;
故以此别之,其实先天之象只一,而克称先天者,上乾下坤之八卦序耳;此为争论先后天之重要处;故表出之,以袪世人之惑。
文王六十四卦次序,所取旨意,已见序卦传;而所应知者,则其例也;
其次序本于伏羲八卦方位,以往来交错而成;而其连接者,皆相对也;
以后天生化,必一阴一阳,交互而行;非如先天之阳行于阳,阴行于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