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四十四章:雷天大壮(卦)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以九三爻。不宜于用壮。而别求于不用之用。是君子与小人异其趣也。小人乘时得势。固已壮矣。则居壮行壮。无复他虑。而不知壮之与羸相倚伏。徒见其壮。却忘其羸。则将如羝羊触藩。进退维谷。君子则不然。知其壮必有羸。则寗羸以全其壮。不敢凭陵意气。以蹈过甚之咎。故鉴于小人之用壮。而类于羝羊触藩。乃用有喻于羊角之羸。而克自在出入。是君子之行。必徘徊审慎。瞻于前后。推测常变。定其进止。人以为可者。我则未敢遽信。时以为宜者。我则未遑迳行也。皆本于大壮之道。彖辞之旨。以大就正。以利贞成其元亨。盈虚消息。孚于天行。得失成败。豫于事先也。苟明知其壮。而以壮为可用。在当时固足快志。时过境迁。壮反为衰。欲其复壮。已不可得。则无寗守其未壮。保其长壮之为愈也。故不用壮而用羸。适以成其壮也。羸者如幼年。虽今未壮。后必有壮时。若已壮者。其进必衰。此羸与壮之异。在乎时也。大壮原在长有其壮。而上两阴爻。待时以起。则壮之不克长。亦数也。君子恐其速衰。不用壮。正体彖辞利贞之行。以壮就正之道。读者勿以为君子之畏葸不前为诈取罔道也。

《宗主附注》

大壮卦不独与夬姤卦辞有关。即风水涣亦有相通处。以巽与震对。而坎与先天乾为对位。是巽坎合。有类于大壮之震乾合也。观于涣卦初六爻辞。用拯马壮吉句。则知涣亦有壮之用。以壮为马。仍与大畜相应。而大壮称畜。惟及羊。而夬卦九四亦称羊。与大壮九四相近。皆有悔亡之语。则皆以壮之为用。不得过时。及时为壮。过时则衰。如畜类牛羊犬马之属皆然。其致用必其壮时。如已衰老或犹稚弱者。不足致于大用。豕类虽以肥腯。为宜于养生之需。而其未壮。则不堪食。若已老惫。更不应食。为其不及或过于壮。则虽有之。不足成用。如花果谷实亦然。必其正熟。方可食用。未熟或既败。皆不成用。不堪食。是皆非壮。不及者无论矣。惟已过时。则必有悔亡之咎。谓悔其及时不用。而坐视时之逝也。正犹人少壮不努力。则必有悲叹老衰之日。此离卦所谓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皆以时光易逝。壮年难竚。而儆人早自惜也。大壮固已壮矣。不乘时自爱。而因循玩忽。则几何时。衰且老。更何有于德业之成。心身之泰哉。此夬初九称壮前趾。谓在大壮时已壮矣。而大壮爻辞一再称羝羊触藩。亦明其不进则退。不行则止。苟无所努力于当前。则必有追悔于既往。甚哉壮之不易。而欲长保其壮。尤不易也。苟明绎数卦之辞。自可见易教寓意之深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