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黑土地,黑龙江立法禁种转基因农作物


保护黑土地,黑龙江立法禁种转基因农作物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记者 刘佳雯

摘要:《条例》通过第一时间,著名种业专家佟屏亚发博客写到:“禁止转基因种植,是用法律手段保护生态发展空间的创举,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反映了群众意愿,回应了社会关切,在全国率先做出了示范。衷心地为黑龙江省官方点赞!

黑龙江省转型的步子似乎一直很慢——投资环境垫底,老工业基地传统定位日渐模糊,计划经济中过剩的产能面临淘汰,石油森林等资源不能再粗犷消耗……

然而,20161216日,黑龙江省官方却意外对外发布消息称,根据黑龙江省人大最新修订的《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51日起,将在该省行政区域内全面禁止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转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以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用农产品。

这是这个北方资源大省破天荒地赶在全国前沿,颁布了一条有争议的法令。同为农业大省的吉林、辽宁则仍在观望。

立法引起的争议

消息迅速传开,黑龙江省官方对立法原委进行了简短表述。第一,黑龙江要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第二,是用法律手段保护生态发展空间,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此外,黑龙江的寒地黑土和植物多样性等也特别需要保护。

消息还特意强调了对转基因技术的说明——“我们支持转基因技术在科学的范围内研究和发展”,“但是,当这种技术还不能准确回答安全与不安全时,谨慎推广应该是明智的选择。”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有媒体刊登了题为《黑龙江出地方条例禁种转基因作物被指违法,官员表述被指荒唐》的文章,称两位匿名法学专家质疑黑龙江此次立法的合理性,他们向媒体强调《条例》作为一个地方法规,和上位法相抵触,立法机构自己违法了。

中科院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谴责黑龙江官员,“质疑的不仅仅是转基因产品,更是转基因技术”,并称“不可以把转基因作为绿色农业的对立面进行商业规划或炒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黄大昉也声称:“黑龙江省对待转基因的态度一直偏于保守。把具有重大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转基因作物排除在外,说明他们并未真正了解绿色食品的内涵。”“为地方保护主义披上‘合法’外衣,结果将会事与愿违。”

对此,《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带着相关质疑,走访了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得到了正面回应。

据黑龙江省农委有关人士介绍,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计划经济体制转轨慢,然而在比较中发现,生态环境较好,资源破坏程度较低,反而成为黑龙江得天独厚的优势。全省半数以上地域仍然处于良好的自然生态中,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有机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