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精准预测到明朝迁都北京


刘伯温,精准预测到明朝迁都北京

刘伯温(1311-1375),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明初政治家,朱元璋开国功臣。虽然当官当到极品,但在民间,尤其是在风水先生眼里,刘伯温是一位神机妙算的风水大师。

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他从小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兵法术数等学问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响。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此子,必光大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列刘伯温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将来一定会成为王佐大器国家栋梁。

刘伯温在元统元年(1339)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远大抱负。中进士后,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三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归隐。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当此之时,山雨欲来风满楼,元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各支反元义军纷争不断,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朱元璋最具真龙天子之气。

公元1360年,朱元璋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出山辅佐。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从此将刘伯温视为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忠心耿耿地为朱元璋效力,积极出谋划策。他为朱元璋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

朱元璋基本上按照刘伯温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在应天称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