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原理,天人地万物一切变化的规律


五行原理,天人地万物一切变化的规律

五行是什么?这里定义为:将天人地万物一切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归纳为五种基本的东西(即5分法)—— 金木水火土,叫五行。五行具体分为天干地支22个符号(22分法),也可分为八卦8个符号(8分法)。

五行相互作用规律叫相生相克。五行存在有旺衰状态,即旺(强)、相(较强)、休(稍弱)、囚(较弱)、死(较弱)。五行运动变化规律有生、旺、死、绝(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

一、 相生(反面为“泄”):

生的意义。表人、事具有促进、助长、滋生的作用,一般为吉利。

假如AB,即A将能量转化给BA损失了能量,小凶。B得到了能量,为吉。犹如母生子的关系。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象征:前为父母,后为子孙)。(水木火土金,邻位为相生)

因水能浸润万物,无水则干枯不长,故水能生木;木中有火钻木可取火,故木能生火,火焚木后成灰,故火能生土,土有生长万物之功,积土成山,山中有石,石中有金,土能生金;金中有水,见水而湿,故金生水也。

②“生”的反面(反作用)是“泄”。表吸收能量,为小凶。

假如AB,则BABA获得能量,BA起到泄气作用,A为小凶。犹如父母抚养孩子,损失了一定能量。

水泄金,金泄土,土泄火,火泄木,木泄水。

如果A被能量很大的B所泄,为大凶。

即《命理探原》所说:“金(A)能生水(B),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弱。

二、 相克(反面为“反克或耗”)

①克的意义:表制约(或战胜、克服),为凶。假如AB,则A制约(或战胜、克服)BB受到很大制约或损失。

金克木,木克士,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水木火土金,隔一位为相克,

②反克(也称耗)关系,为稍有消耗。假如AB,则B反克(也称耗)A。为稍有消耗。即,B虽然受制约或受伤或损失很大,但是同时也稍微消耗了A的一点能量。

木反克金,土反克木,水反克土,火反克水,金反克火。

如果反克能量强大时,也为凶。即古人所说“金(A)能克木(B),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灼;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三、 相比:

比(同类、辅助、排斥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