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第二,我们国家在现阶段,公益慈善这一方面总体可能还没有到这么一个阶段,现在是鼓励,但是还要到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它才能成为一个大趋势。我个人还 是认为,像郑艳良这样的事,更多的还是要靠国家制度来安排。老百姓的爱心只能是一个补充,不能把媒体报道这个人需要钱、那个人需要钱,靠老百姓发爱心,但 是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政府的公信力损失太大,包括国家的公信力也损失太大,也就是一个国家应该给老百姓提供的必须要提供。
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其实已经在联合国公约里面,已经是基本人权,既然是基本人权,它就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一个责任,而这个责任是要通过建制度,而不能靠 公众发爱心。其实这个事情你报道了,很多爱心人士给他捐钱,他得到很多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对社会道德底线的冲击太厉害,对国家的形象、对政府的形象 的冲击也太厉害。所以,英国,你看它为什么能够在奥运会上来展示它的医疗服务制度呢?就是英国人很多次的民意调查,全体英国人最自豪的就是他们的国家医疗 服务体系,因为每一个英国人都免除了疾病的担忧,病了以后有国家的保障。所以英国人认为他们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是社会团体的联合体,把这个社会连在一起, 作为一个英国公民就可以享受这些。最近俄罗斯报道这个,其实对中国的冲击是很大的,我觉得我们中国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做好制度的设计,其实完全是可以给 老百姓包括像郑艳良这样的提供一个保障,而且并不会花更多的钱,我们最近到福建去调查,就发现只要你把创收的机制改掉,其实政府还能省钱,并不是多花钱, 一方面给老百姓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不会增加政府的投入,目前的投入就足以。而是我们目前为什么老百姓没有得到保障呢?我们现在医疗服务体系效率太低,这个 效率是什么呢?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所以,把制度设计好了以后,中国完全有希望像未来的郑艳良都能得到一个适当的治疗,不会 再出现目前这样的极端事件。
[网友老时代]:您认为我国社会该如何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医疗帮助力度?“免费医疗”的模式是否可以特别应用于中国弱势人群?我国进一步医疗改革的重点又在哪里?
[李玲]:我觉得还是一个对全民的更好,如果能一步到位,可以对弱势人群先来试个点。因为医疗制度就是一个大树法则,大家一起分担它的费用,这就是为 什么神木免费医疗,因为有30多万人,人均费用只有500块钱。所以,我觉得下一步改革的重点,还是应该把这些年改革行之有效的方法迅速地扩充到县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