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字,丢掉了传统
田亮
从80岁开始写《白鱼解字》,到写成出版,流沙河用了两年半时间,结果把眼睛写坏了。“我中年时眼睛就近视了,后来度数越来越高。写这本书,刚开始用软笔写小字,填到500字的稿纸格子里,后来右眼就眼底出血,现在已经看不清楚喽。如果再用软笔,不知道笔尖是否划到纸面,所以改用钢笔。”记者翻开《白鱼解字》,明显看到书的前面部分字迹秀气,到了后面,只能称得上工整,涂改也更多了。
流沙河身高1米7,却只有不到90斤。之所以为古文字这般拼命,他说是因为太焦虑了。“我对简化字有一些看法。简化字让中国人阅读自己的古代典籍变得困难。文字里有我们的文化、传统,字被简化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也被丢掉了。”
环球人物杂志:为什么说简化字丢掉了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流沙河:上世纪50年代,文字改革开始,最初的目标是废除汉字,全使用罗马字母拼音。但一下子变过来,有的人接受不了,于是,当时的文字改革委员会前后推出了两批简化字,作为一种过渡办法。按照原先的意思,还要公布更多批,我们的汉字会一简再简,简到有一天完全废除。
出于这样的目的,简化字从一开始就只为书写方便,简化原则和创造汉字的基本方法不一致,甚至是有冲突的。
环球人物杂志:能举一个例子吗?
流沙河:比如强盗的盗,现在的简化字是上面一个次,下面一个皿。繁体字的上面呢,不是次,而是次字左边的两点水还要加一点。你可能认为把3笔省成2笔有什么不可以呢?我就告诉你,绝对不可以。
三点水,一个欠,这是垂涎三尺的涎的古写,意思是流口水。下面加上一只碗,碗里装的是菜。很多人小的时候,看到妈妈做的东西好吃,趁大人没看见,从碗里拈一块出来,塞到嘴里。这就是古人说的盗。所以盗本来的意思就是偷嘴。你不觉得很有趣吗?这反映了古时候的社会状况,也反映了古代人的观念,他们认为偷嘴就是盗。
环球人物杂志:那次字在古代又是什么意思呢?
流沙河:次字左边并非两点水。它的繁体字,右边是个欠。欠是个象形字,如同一个人,人的头上是空气,组合在一起,就是打哈欠。它的左边则是一二三的二,为什么会有个二呢?这也很有趣,是因为人们打哈欠的时候,打了一个,接着又打一个,所以有个说法叫其次,次就是这样来的。
环球人物杂志:近百年来,有很多学者都写过古文字学方面的专著,对一些字的来龙去脉研究得很清楚。您觉得与前辈相比,您的进步之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