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书法,书法可以说是最抽像的艺术了,因为它只用线条来表达。如果连线条都省略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也无法有所呈现了,也就不成其为“文”、也谈不上艺术了。
书法所使用的色彩也是极度的单调,却能构现出无穷的审美的趣味,这完全是通过“表意”来实现的。回过头来看,这与毛笔这种书写工具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毛笔是柔软的(这也是“虚”,相对于钢笔和铅笔坚硬的“实”来讲),一笔下去,力道深浅一点点的不同,就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其表达效果受书写者的心境情绪影响极大。
再看园林,苏州园林基本以黑、白、灰三种颜色为基调。黑白在色彩学上等到同于“无色”。黑色是红黄蓝三原色混合后的产物,而白色通过光谱解析可以同时得到七种颜色,它们本身都是“无色”、是“无”。可是黑与白就是道家太极的两种颜色,所以苏州园林在取色上象征着“道法自然”,在色彩上的选择上就传达着深刻的内涵,就在进行深刻的“表意”活动。整个园林建筑,就是一个让人们体验太极之理的生动的“符号”。
所以总而观之,从创制文字到艺术创作,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完善的、系统的、并且是自我融洽的一个“表意符号”系统。在通过种种展现,向人们诉说着宇宙、生命洪大精深的意义。我们今天能从人类学、美学角度能去解读的,还实在有限。现今的人常说古人落后,智慧和知识的积累不如现代人。
如果这种说法真能成立的话,“愚昧”而又“经验低下”的古人,怎么能创造出如此精深、完备的“表意符号系统”?(用今天的学术语言来讲)那么即使是按照这种逻辑,持此种观点的人也不得不认真地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