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剥床以肤。凶。
孔子《宣圣讲义》
此剥六四爻辞也。六四居上卦之始。为艮之六四。艮虽少阳。而本坤德。故与初二爻同有剥床之喻。六四居中而属上卦。下为坤载。上体艮止。犹身之卧于床。而竟剥焉。则其受害。必及肤矣。肤者身之表。亦床之表。床毁身亦伤。故凶。初爻在下为足。二爻少上为办。四爻居中上。乃为肤剥虽为床。而害切肤。总以不得安居。而有倾危之虑。不曰身曰肤者。言在表之害。且舆床切近黏连。肤伤身亦及难。是称表且赅里矣或曰肤。犹浅也。浅则无容。亦不足护其体之意。且床之用。为安护耳。肤既剥矣。尚何床之贵哉。又凡称以者。明其由也。以足以办以肤。皆言其害由于所剥。非仅剥其足办与肤也。故曰以。而不曰之足之办之肤也。盖明其害不止于足办与肤耳。害及于床。且连床之所载。其由则发于所剥之足之办之肤耳。是以肤者。言所剥切体。不止于肤。而全身亦危矣。或又谓剥床以肤。乃以肤剥床。是误也。以肤剥床。犹止于床。若今之凶。非床之谓。乃床上之所载也。载人则伤。载物则败。失其功用。奚以称床。是剥之即毁之也。故不免于凶。六四当亨而剥。巳无可守。故不曰蔑贞。
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明爻辞之义也。言六四剥及肤。床巳全毁。身无所托。实切近之灾。全体之害。不可幸免者也。在卦例。六四以得九三为吉。得初九为和。今接六三。又与初六应。皆为重阴。坤虽厚载。必顺承乾。始成其用。今上下重阴。是不能载物。而强加之。必生危殆。如以敝朽之具。置之不用。尚可撑持。一遇重载。鲜不倾倒。此床之所以为剥也。明哲之士。远之不遑。尚敢利用之乎。以身试险。其害必切近。而无可避免也。
剥卦六爻。三凶三吉。而六四最不利。以重阴在中也。初二爻虽凶。尚有可守。故曰蔑贞凶。六四其害切身。不遑退避。故最急。然君子知几达人先豫。明剥道之不可进。则固守六三之用。以保其无咎之占。三四皆人爻。人道所存。固其微阳。畜其潜德。则至六四。不致于切肤之灾。且可因六五之顺承。以达上九之得利。此在乎知时善动。趋吉避凶也。易辞所示。皆为君子言。智者明之。愚者昧焉。爻辞虽简。实含有深意。望读者勿忽耳。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孔子《宣圣讲义》
此剥六五爻辞也。六五在正位而为阳。虽属阴爻。阴加于阳。与六三相似。犹非重阴。且得近阳。其德异于以下各爻。其志亦不比于群阴。有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之想。虽阴而能居领率之地。虽柔而能有贞固之思。爻辞以比于宫人得宠。而居正位也。贯鱼者指群阴为鱼。而六五率之。如贯串也。鱼以水为谐乐。阴以阳为亲和。六五近阳。故取鱼为喻。近阳者志不相妬。则阳犹得与周旋。而不即剥。阳不剥则正道不亡。故无不利。以六五为艮中爻。能体顺止之德。而成匡助之功。使君位不危。妃德媲美。是虽以宫人宠。不为不利。此言君子出处之间。苟能徇艮止之义。乃得坤顺之助。刚以柔进。阴以阳成。则二者互益。而皆不受剥脱之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