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与小人争辩


君子不与小人争辩

李云飞:

古人云:“贤人争罪,愚人争理。”然而,这个道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遇事不争,这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以前我总是以为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才能免遭他人误解;后来渐渐地明白,世间俗事,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很难分清绝对的是与非。其实很多事情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情形下,是无法在当时能说清楚的。尤其是对那些毫无理性、没有文化教养、满口恶言毒语的小人之辈,如果一定要想解释清楚更是一个妄想!

内修净化心灵 外求玷污灵魂

人世间虽有各种各样的人,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于理解你的人,根本不需要解释;对于不理解你的人或恶意攻击你的人,你的任何解释都是那么苍白无力甚至浪费时间。有智慧的人内修心境的平和,故而能够在内修中净化心灵。愚蠢的人外求事物的表相,故而任由是非玷污灵魂;主动认错的人,心境越来越平和宁静;无理强争的人,心情越来越郁闷烦躁;久而久之,争理的人心烦气躁,百病从心生。而不争的人,心境清宁,身心得愉悦。其实真心修炼的人,乃是明白天地之真理,宇宙之真相;知道“善恶有报如影随行”的天理;明白“天地有司过之神”,故不敢欺暗室无人。闻过而欣,欣则乐于改过,无过也静心反思,淡泊名利则不为名利所累,明白事实真相不因一人、一时不明而永久消亡。明白即使遭恶人粗口辱骂、被小人流言抹黑,蒙受不白之冤,必有己过在先,当下坦然喜乐接受,内心依旧充满光明。

话语上不肯吃亏的人则不然。纵然以强横压倒对方,最终恶口造业,难逃天理的惩罚。虽得一时的窃喜,难得长久的快乐,其结局不言自明。

善者不辨 君子不与小人争高下

网络上曾热传一个“三季人”的故事,更能说清这个道理。相传孔夫子有一位弟子,平日里最喜欢与人争论,一天他去拜访孔圣人的时候,在孔圣人家门口遇见一个穿着绿色衣裤的小童,小童拦住他问道:“听说你的老师是孔圣人,那么你的学问应该是挺好的,我现在想请教你一年有几个季节?回答出来了,我给你磕头,回答错了,你给我磕!”­

那位弟子想了一下说:春夏秋冬,四季。

童子说:错了,三季!

那位弟子就奇怪了,明明是四季,怎么到你这就三季了?­

正当两人争论不休之时,孔子出来了,于是童子对圣人说:“圣人,你来评评理!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圣人打量了一下绿衣童子回答说:“三季。”

童子高高兴兴的要那位孔门弟子磕了头,然后就走了。那位弟子很是不解,遂问老师:“老师,您教我们的时候都说是四季,为何今日却说只有三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