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国企混改,正悄悄走向一条私有化的不归路

看看专家们给出的建议,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的一轮国企改革的特点是需要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在国资改革中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因此金融工具,尤其是各类证券市场工具将会在国企改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哪些企业能够享受这个待遇呢?不是僵尸企业,而是优质国企。僵尸企业只能被关闭或白送了。这里插一句题外化,僵尸企业这个词,其实很不严谨。企业盈亏,就好像人得病感冒,是很正常的现象。现在中国经济整体下行,不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私有企业、外资企业也是出现了大批倒闭潮和经营性亏损。但这些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现在僵尸企业这个名词,仿佛只有国有企业才配使用。私有企业经营困难,决不能使用僵尸企业这个词。难道国企就该死至此吗?

其实专家们所指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国企私有化。

肖本华表示,其他金融机构和地方国企可以进行类似创新,但前提条件是地方国企中有一批优质的上市企业。这种以上市股份换购ETF份额的做法,推进了这些年来倡导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保持国有资本一定控制权和影响力的前提下引入社会资本。

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郑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创造性的应用金融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最大的障碍还在于国企和金融市场还缺乏融合深度。国企对于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下一步需要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好地合作,创新性地使用金融工具或者形成新的金融工具组合,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性障碍问题。”

这些已经表明,如何高效、高速的变革国有企业的所有制。

而近期辽宁将9家省属核心国有企业在沈阳产权交易所向全社会征集战略投资者,全面推进“混改”,则是更加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

前面提到的是国有企业进入股市,然后进行甩卖。而辽宁的做法则是先统一将优质国企划入社保基金(这个是有根据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第(十五条)最后一句,“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然后再统一打包出售。

这个办法有一下好处:一是彻底绕开了人大、国资委、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和社会监督。二是各家国有企业股权出售是混合在一起打包出售,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这就彻底断绝了以后国家赎回股份的可能。三是一并打包出售的方式可以有效压低股份价格。四是最重要的,卖的特别快!上千亿上万亿的盘子一次就能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