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重走集体化的光明老路

1125【周建琨】第二,塘约道路。刚才很多专家都说了,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经验。因为我们是在基层工作,我们是要破解难题,中国的农业从春秋时候的鲁国开始,2000多年,中国的农业税是从鲁国开始,那时候封建朝代就重视农业,一直干到新中国,在温家宝时代取消了农业税,两千年的,我们搞了那么多年农业。从改革开放,中央最重视的也是农业,1982年出台第一个一号文件,一口气出到1986年,进入1994年代到今天,十多个一号文件都聚焦农业农村三农的问题,这些年不可否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翻天覆地。但是也要清醒的看到,农村的问题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值得破解的,我们是长期在基层工作,我在三个市当过市委书记,这是第三个市,我干了两个市的市长,在县市工作了16年,我们非常务实,必须要把事情做好,这样去推动,所以我们有很多体会,不一定说出理论上高深的东西,我们非常现实,要推动,怎么根本性的解决农村的问题。

1128【周建琨】我们今天脱贫的标准是多少?2300元不变价年收入,这样的标准,我们任何一个在座的同志,我们一个月的收入远远高于这个数,而这个数是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所以我们的脱贫也是一个低水平的脱贫,我们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这本书至少给我们几点提示,第一点是没有中国的农民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今天。毛泽东创立了秋收起义,有了井冈山,有了根据地,而我们今天最大的弱势群体是农民农村,到今天为止最大的弱势在农村和农民。所以我说了一句话,我们对中国农民,特别是对困难农民怎么帮,需要我们党的大力扶持。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很深的体会。

1129【周建琨】但是话要说第二句,所有的帮都是帮。我们要解决农村的问题,根本的要靠农村和农民的内生动力的激发,这个话是我跟左文学说的。怎么帮都不为过,但是要靠内生的动力,我们要找到一条路,一条能够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路。2014年的65号,因为这一场大水我结识了这个村,因为村多我不可能都走遍,乡镇我走遍了,我很快走遍,所有的农村乡镇一年之内走遍了,所有的贫困乡镇,我都在那里睡个觉,我接触很多,我经常下农村。

1130【周建琨】我再多说两句,那天去到这个村的时候,他们说你看这个村里遇到百年一遇的水灾,请求把村里的路修好,他们没有跟我要一分钱,没有要一斤粮,没有要一片瓦来修自家的房,要的是怎么把通村的路修好。后来我确实非常感动,像这样善良的农民,这样去说话,真是我发自内心的,我心里非常感动。我们就是给一点帮助,老百姓就把大家组织起来,然后就把自己的路修好,所有的路就恢复了,全部是妇女、老人上阵去修路,青壮年外出打工了。所以我是非常的感动。我认为所有的帮都是外因,一定要靠内因,这个地方才有生命力和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