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重走集体化的光明老路

1131【周建琨】另外,我们一定要加强党的领导,做任何事要夯实基层基础,有了坚强的党的领导,夯实了基层基础,然后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这两条在今天中国的农村是至关重要的。塘约,我认为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鲜活的经验。我在安顺我们布局每一个村都要求夯实基层政权基础,提供办公场地,消灭“空壳村”,提高村务干部的报酬,几个方面全部着力,现在应该说像塘约这样的村在安顺已经是很多很多了。我们只要这样去做,我们非常有希望。

1133【周建琨】坦率地讲,今天的塘约坦不是安顺最富裕的村,也不是最漂亮的村,最好的村,但是我认为它是最具有成长性、最具有活力的村。今天我们在塘约,书上写的,很多年轻人已经回去了,村里面充满着生机,包括妇女脸上也写满了笑意,非常温馨,在家务工好,照顾老和小。出门打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家务工好,虽然收入低一点,但是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充满着生机和和谐。更重要的是今天推行新型城镇化,我们国家也在推行新型城镇化,怎么推进?不是人口都往大城市走,新型城镇化是城市让人们生活更美好,但是农村一定让人们生活更向往。

1135【周建琨】我们把农村的事情做好了,我们在安顺的新型城镇化就是“一分三向”,三个向,今后人往哪里去,农民往哪里去?一是往中心城市去,二是往小县城去,三是往城镇和美丽乡村去。我们今天今后广大的农民相当一部分的城镇化是就地城镇化,我们把农村的公共服务提高了、完善了,把垃圾污水,把学校、医院完善了,我们广大的农民不用到城里去,我们就在农村就地城镇化,清新的空气,凉爽的天气,这是无价之宝,我们用这两气,现在等待的是换来人气,人气换来,我相信贵州和美丽的农村充满了生机。我们这样做对城乡统筹,对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都是一个积极的探索。

1138【周建琨】最后请各位专家今后一如既往的关心关注安顺,同时也请各位专家关注毕节,在中国50个贫困人口有一个是毕节人,4个贫困人口贵州省有一个是毕节人。从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实验区,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两父子,他的父亲写的关注毕节,到他四次批示,所以我们去了以后,在今天我们面对中国的农民,面对农村说句心里话,我们是摸着良心干事,摸着良心,不忘初心,我相信我们的农村会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1138【徐能毅】 现在请中共安顺市委书记曾永涛同志讲话。

1139【曾永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非常高兴今天参加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人民出版社组织的塘约道路研讨会。我认为这个研讨会关系安顺的农村改革,关系安顺决战决胜脱贫小康,王宏甲老师的《塘约道路》这本书包含着王宏甲老师的一片深情,在他的采访过程当中我们多次接触,我体会到王老师的这样一种文风作风中凸显的一个字“实”。我也体会和感受到王老师充满激情,对事业的追求,而且很多时候感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