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贩婴案:几乎都是被亲生父母卖掉的

第一个疑似被拐卖婴儿出现了。

刑侦总队根据情报研判,认定这是有组织有分工跨区域的贩卖婴儿团伙。经过警方历时两个月的秘密调查,由谭某明这一点开始,一个涉及全国7省区98个嫌疑人的贩婴犯罪网络逐渐浮出水面。而其中69个嫌疑人在福建省内。

 2016 714日,我们对这个案件进行了立案,又将情报下发到各涉案地的公安机关。”福建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打拐队队长肖建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926日,肖建羽将潜伏在龙海市颜厝镇的22个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交给了该镇派出所所长梁白一个人,要求他想尽办法对这22人的住所、车辆、活动范围进行调查,并且要求高度保密。

9月底,福建省厅汇总各地情报,认为该案件涉及多省区,涉案人员众多,抓捕与解救难度大,部分犯罪嫌疑人身份难以确认;此外,案件时间跨度又有3年之久,而且主犯团伙一律用苗语沟通,加大了侦查难度,因此亟需云南警方的支持。

1022日,公安部“打拐办”在云南昆明召开“7·14”专案协调会,将福建省公安厅掌握的犯罪线索移送至云南、广东、江西等地公安机关,并将该案列为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

一个月后,公安部统一收网,大案告破,被解救的36名婴儿按规定送到各地市的福利院寄养。

孩子的归宿在哪里

周友良家买下的周继传就是上述36个婴儿中的一个。

孩子被解救了,但新的难题也出现了:孩子的未来怎么办?是否能找到更为人性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长期以来,许多位于山区的县级政府并没有专门的儿童福利院,或没有条件寄养幼小的婴儿,但这些地域往往又是贩卖婴儿案件的多发地。这些地区的公安机关在办理实际的贩卖婴儿案件时,大多只能采取权宜之计,与买主签订寄养协议,由其暂时继续抚养,不少婴儿最终是以继续留在买家家庭而不了了之。

2009年,在公安部开展打拐专项行动的大背景下,一些地区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福建省宁德市破获一起拐卖(贩卖)儿童案,解救了6名婴儿,公安机关拒绝了养父母提出的寄养要求,但当地又没有条件安置这些婴儿,于是公安机关被迫租用了某小学的一间教室,雇佣了两个保姆来照顾他们,警方却未料到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批评。

  到了2011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在政策上允许被拐儿童在未找到亲生父母的前提下,交由买方父母继续抚养的情况成为历史。这一年7月,为了打击“买方市场”,公安部颁布新规,规定打拐解救中没有找到亲生父母的孩子,不得再送回买方家庭抚养,而是要被寄养在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