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低自己欲望,没有更高的奢望



放低自己欲望,没有更高的奢望

生活向下看 思想向上看 眼睛向前看一段日子以来,都在街头里巷转悠,寻找一些每日里司空见惯的景象、片段,看见了一些早已引发不起我们同情和感动的场景,似乎猛然间才记起思考一个问题:向上看,向下看;看什么,怎么看?
凡人市井每天为开门七件事而烦恼,细数起来,可能烦恼多于快乐。能够高高兴兴地面对每天的那些繁琐无奈会是怎么样的人呢?高人?圣人?有很多人在一起聊时可能愤愤然,满肚子苦水,好像生活中没有一点快乐和高兴的事。
现实生活中,似乎大家都不平衡。贫穷的、富裕的;底层的、中产的;每个人都游弋于真实世界与虚幻世界之间,然后在极力的寻找着平衡点……
有时看天空看的久了,会胡思乱想起来,会想象如果能站在云端向下看,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呢?
朋友说,尽管知道舍弃的涵义,但就是放不下那些没有得到的或者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没有追求,安于现状别人可能认为他无能,没有进取心,招人唾弃。但不安于现状,一旦追求起来就感觉永远不能满足,这样的生活你能说不累吗?
既然追求是代表做人的一种精神,那么我们为何要向下看呢?这两者之间的尺度究竟如何去把握?是个问题了。

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各人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表面上的风光并不能说明就没有烦恼,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人也不是没有高兴的事儿。这就是如何向下看的学问了。
喜欢转南河滩,因为这些地方属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群,在这些地方感到自由自在。
看见了听见了很多:小店中嘈杂的音乐、小贩大声的吆喝声、低档廉价的商品、简陋破旧的店铺,这里即是现实,又会把人带入遥远的过去。这些地方永远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是货摊、到处是饭馆、到处是喧嚣。
看见了很多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随意逛逛,看看热闹,可以品尝一点特色小吃,买上一点日常生活的小用品,花不了几个钱,就可以解决问题。
看见了那些社会底层生活的人们,是多么地艰苦。狭隘的房间、杂乱的物品、一家老小、孩子闹、大人叫,整天蹲收在货摊上、几分钱、几毛钱地算帐,挣钱多不容易呀。一间屋子半间炕,每到下雨天,屋子就漏的稀里哗啦的。
又看见了那些城市打工者,街头干活的农民工,住在窝棚样的屋里,一方面干活出汗,一方面四处漏风漏雨。换洗的衣裤只能挂在别人的房檐下,否则根本干不了。做饭、吃饭、上厕所,几乎就在一起,日常生活真是不方便。
但是,萦绕在我们周围的,遍地都是欢乐。这些底层的人们,照样喜气洋洋,照旧很幸福,并非一个个的愁眉苦脸,满面沧桑的生活。一块糖块、一个大饼、一个水果、一件衣服、一点收入,都可以叫人们很快的欢乐起来。
想起小的时候,大冬天的,冻得哆里哆嗦的,抱个沙包玩,那时清贫生活的欢乐至今还难以忘怀。
现在我们比过去有钱多了,可是很少有发自内心、由衷的愉快。所以,人生的幸福并非与物质的富裕程度成正比,眼光经常往下看,是我们平衡欲望的最好调节。
放低自己的欲望,没有多高的奢望。幸福就是简单的生老病死的过程。不希冀成为豪门权贵,也不想回归穷乡僻壤;不羡慕有钱的人家,也不愿意扎根在贫穷的土地里;要做的,只是好好地生活,努力去挣钱,在自己的生活条件范围内,过自己喜欢过的日子,交往自己喜欢交往的人,谈自己喜欢谈的话题,努力改变生活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