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意境



谈文学意境

智真: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论和美学的核心,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追根溯源,从周易、道家、儒家,到后来又受到佛家的影响,在整个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意境有许多的代名词,如境、境界、意境等不同的说法。

所谓的“意”,是作者的思想、思维在创作中的流露;所谓的“境”,就是“意”的流露所达到的境界。

“意境”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理念,源源不断的释放出来,超越具体、有限的物像和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使人们从作品中获得美的感染、愉悦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传统文人把“道”作为理想追求的最高之境,追求美好和永恒,讲求理性、道德规范的自觉状态,是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境通过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虚实相生的创作技法,往往能使文学作品产生韵味无穷的美学境界。

因此“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云烟明海”、“暮鼓晨钟”等种种“意象”,无一不是意境的构成要件,经过作者的提炼与升华,无一不倾注渗透了丰富的意旨和道德内涵。

意境的主要特征是“象外之像,景外之景”,“韵外之致,音外之意”,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可以“言志”,可以“载道”。

文人艺术家们力求作品真朴自然,笔下的景物各具神韵,自有风流;在人生价值上,从意的创造导向对人生价值理念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从风物天然到做人的返本归真,将美提高到了更高的境界--天人合一。

以下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几种境界:

以德为美

如孔子对山水比德审美观的阐释,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这里人们首先从对山、水的直觉中感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然而仁者何以乐山?孔子说:“夫山者,屺然高,岌然高,则何乐焉……,出云风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

然而智者何以乐水?孔子说:“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动而之下,其似有礼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不清在入,鲜洁而出,其似善化者”。

这里孔子揭示了山水的几种美德,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仁、智、勇是儒家倡导的君子人格,仁者和智者像山一样坚忍不拔,像水一样勇往直前,宽容仁厚,善待他人和万物,以德行感化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