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将来谁管你养老?

而支持强制计生和一胎政策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公知,不是对人口问题极其愚昧 无知,就是利益集团的一部分。比如支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知识分子程恩富、李小平、田雪原、宋健,社会公知李银河,财经评论员叶檀,计生委的专家于学军 等。建议阅读笔者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未有之困局》和新著《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等文章,摆脱几十年来计划生育单方宣传教育引导的谬误, 认识中华民族新的千年危机。

如前所述,社会化养老等于是向工作人口无偿征收“养老税”,即向这一代征 收“养老税”养上一代老人,再向下一代人口征收“养老税”给这代人养老,每代人都是上代人养老的“公共产品”,而不管上一代人每位老人养了几个孩子或有没 有养孩子,反正过去的孩子、现在的工作人口都是所有老人养老的“公共产品”。问题是,谁来养孩子?谁支付养孩子成本?养孩子收益被社会当做公共产品使用谁 还愿养孩子或多养孩子?

 如果非要社会化养老,既然养孩子的成果被社会化,那养孩子的成本也必须社 会化——要社会化养老,就要先社会化养孩子;要征“养老税”给老人养老,就要先征“人力资源投资税”来补贴养孩子。社会化养老也相当于国家化养老人,既然 如此,那就先国家化养孩子。否则,别谈社会化养老,否则就会陷入不可持续发展,养老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既然社会必须先养孩子才能可持续的养老人,既然社会化养老不可避免,那这 种社会化养老就必须相当于养孩子养老集合化——即大家都养孩子防老,但养孩子的数量不同,每个孩子未必健康存在,为保险起见,共同养孩子共同防老,同时根 据投入和贡献分配养孩子的最终所有成果,尤其是养老资源培育的成果。

其具体方式是,首先,国家收税(也可以是名义税收很多,但对多生孩子的人 减免)支付绝大部分养孩子成本或全部货币成本加部分时间成本(时间成本还主要是父母承担,建议补贴这个成本),实现社会化养孩子。然后,跟现在差不多,继 续征收养老金,然后发放给老人。但养老金发放,要根据孩子数量、以前养老金缴纳情况、孩子缴纳养老金和纳税情况来共同决定。比如,孩子数量权重是50% 激励多生孩子;以前养老金缴纳情况权重是30%,激励缴纳养老金;孩子养老金缴纳和纳税情况权重占20%,监督子女缴纳养老金和纳税,同时也让父母注意提 高孩子质量(比如可以认为其孩子纳税多就质量高,但这个标准很欠缺)

如果中国要实现养老可持续发展,如果中华民族要持续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