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CPI都不多见了。庞大而廉价的消费品滚滚而来。这种发钞节奏,决定了存钱不如借钱,借小钱不如借大钱,冒险者迅速攫取了谨慎者的财富。在未来,我们已不能指望央行再度任性发钞。
三,中国最惊人而无度的行业暴富机会已消退。回顾1997年,中国还不存在市场化的房地产行业,私家车对绝大多数国人而言还是个奢侈的梦想。20年间,从攫取矿业等资源,到房地产开发等人脉和资金密集行业,再到IT和互联网等科技英雄时代,挖矿的、盖房的、用网络开全球地摊货的,以及少量做制造业和消费品实体的,构成了中国富裕人群的基本特质。由于金融业没有掌握在私人部门手中,因此金融业的暴发户反而不是那么庞大。投资回报率在中国迅速走低,2012年之前,中国投资回报率ROE估计在12%-18%之间,而当下扣除金融业之外,中国实体经济的ROE约为7%。不仅如此,经过4-5年政策刺激的高科技行业,也蕴藏了巨大泡沫,这些泡沫在已经破灭、有待破灭和深度破灭之中。中国进入了低利率时期的优质资产荒困境。在未来,人们很难指望还会涌现凭胆气耍流氓拉关系就能搞定的暴利行业。
四,最显著的收入增长期似乎也已远去,涨工资越来越难了。过去20年是中国普通劳工收入增长最显著的一段岁月。从国家的角度看,1997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400亿美元,而现在即便是告别了2014年的外储高峰,也还是有3万亿美元外储的,涨了20倍。从工薪族的角度看,1997年城镇职工大约7亿人,当年工资总额9602亿元,折合年工资收入仅为1380元,月薪也就120元。到2016年估计城镇职工约7.9亿人,工资总额达12万亿,折合年和月工资分别为1.5万和1250元。上述数据可能和普通民众的直观感受不一致。尽管如此,从不太靠谱的数据看,20年中国经济增长10倍,职工工资也增长了10多倍。其实当下普通工薪族月薪在3-5千,京沪等一线城市中位数月薪大约为1万元。普罗大众尚且如此,中国富裕阶层的财富积累显然更为惊人。万元户已作古,人生小目标才有些气魄。在未来,中国人口红利的远去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使得收入增长必然随着经济成长回落的大势而不再汹涌。
五,最蔚为壮观的资产价格膨胀可能也已接近巅峰。中国人资产配置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银行储蓄之外,中外房地产、股票、理财、艺术品等纷至沓来。在各种资产价格膨胀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楼市和艺术品市场。1997年,中国还无所谓房地产市场,2000年前后,京沪市区的商品房价也就在每平米四五千,现在则动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