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一线城市房价足足涨了15-20倍,全国房价的普遍涨幅也不会少于10倍。过去20年对待中国楼市唯一的正确方式可能就是买买买。当下可能很少有人有勇气或机会再重新开启这样的模式。艺术品市场更今非昔比,甚至造就了大量泥沙俱下的文玩骗子。是什么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很可能不是工资收入差异造成的,而是是否买房置业拉开了贫富差异。你若在一线城市有两三套房,基本就迈入千万富翁俱乐部。当中国的房价等资产价格到了今天的高位,在未来,中国资产价格很可能不是令人艳羡的,而可能是蕴含风险甚至陷阱的。
六,家庭部门最轻松的税负阶段将迅速成为过往,税收和死亡是必可避免的趋势。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家庭部门的税负是非常轻的,这个基本事实可能许多国人并不认同。中国税制的特点是名义税率重,实际税率不重;所得税地位不重,流转增值等间接税税负过重;企业税负重,居民税负不重、相比工薪阶层,巨富阶层的税负可能更为轻微。过去20年,从GDP初次分配看,企业占20-25%,家庭部门尽管占比下降仍占近60%;但从税收占比看,企业贡献了近70%,家庭部门贡献仅约12%。直到2016年,中国政府征缴的个人所得税也仅刚突破1万亿元。高收入人群的税负过轻和敛财过速是平行的。如果企业税负无法更沉重,那么家庭部门的税负必然显著增加。在未来,涉及个人税负的“三重门”将陆续出现,即遗产税,房产税和更完善的个人所得税。无论如何,家庭部门税负整体过轻,结构失衡的状况无法延续。
七,人力资源最廉价高效的积累阶段可能正在远去,尽管中国政府仍然苦苦坚持。当下中国的富裕人群,按照1997年之前大学毕业算起,大致是40向上的年龄,更年轻的富豪群体暂时还不是主流。很幸运的是,彼时在中国的中学和高等教育还是非常便宜和高效的,贫苦子弟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多多。而当下,中国教育不公现象似乎在抬头,重点中学的入门竞争,国际学校的遍地开花,高考招生的奇特录取线,漂洋过海的中国学子,使得从教育层面开始,社会阶层的纵向流动已很不顺畅。从城市给排水本科的王石,到双学士的姚振华;从会讲英语的马云到会写程序的雷军、张晓龙,中国教育体制使得无数中国少年获得了良好教育,成就了自身的人力资源。精英式而非大众式的教育理念,对实现这一代人的财富梦想功不可没。在未来,尽管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已达大众化程度,但中国父母将孩子从婴幼儿抚养到大学生的成本已大为提高,教育公平造就财富英雄潮在弱化。
八,是中国最节俭的一代人在谢幕,新生代能花不能挣的迹象逐渐显露。中国人传统上爱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