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五十九章:风山渐(卦)

渐以女归为喻者。不独本坤大母之德。为人生之原。而就渐义言。亦以女之于归。有孚于渐者。道则上古聘嫁。率由情感。男女悦慕。即为夫妻。此洪荒之时。礼文未备。人生一切。为情所趋。今蛮苗之民。尚有遵古风习者。所始不慎。厥终难全。苟合于初。仳离于后。为人道所苦。更何语于家道之齐。是以中古圣人创立礼教。制其情欲。定诸仪节。重男女之防。明夫妇之义。必慎于始。乃克有终。必抑其情。乃适其性。故遵乾坤之道。发于利贞之德。定人道之本。明家道之基。于是婚娶有时。媒妁有约。六礼以具。两姓始谐。夫妻无苟合之虞。男女得唱随之乐。此所以有取于渐也。渐以从事。则有审慎之时。渐以成礼。则无草率之弊。人伦首于夫妇。人道本于生育。则郑重其仪。安详其行。有不合于礼者。不得为夫妇焉。有未合于道者。不得称为家属焉。故夫妇必本于利贞。而娶妇必求于性情。利贞之德。情性之和。人道不得矫情。则男女爱悦。为生生不已之利。人生不得违性。则夫妻和睦。为从一不二之贞。此利贞之德。必自女归始。而性情之和。必由家道明。故渐尚矣。渐则利贞得其正大之功。性情止于光明之境。正大则无弊害。光明则可典型。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大学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是皆推本易家人之道。咸与渐之义。而明君子之所重者。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为将以立人生之根。推化育之用。必先纳于正。齐于一。顺以致之天下。循以垂诸后昆也。故皆不外于渐。渐者水之渍物。由近而远。由浅而深。涵濡以润之。沾染以浸之。不尚夫急进。而进无疆。不志于速行。而行无限。此所以名渐。谓必先有刚斩断其情欲。方可以柔渲化其功用。是以刚内而柔外也。艮止不移。则守于一而不失。此贞之至也。巽行以顺。则推之远久而无阻。此利之至也。贞利两至。行止兼善。内外同和。进退皆宜。故渐者。进也。而有退。行也。而先止。女之于归。亦进亦退。且行且止。是艮之体。巽之用。刚之性。柔之情。贞为内。利为外。进行以顺于正。退止以归于一。举不失也。故卦内外正位。中行以协之。刚柔得中。上下以应之。有守有为。可大可久。合咸恒之道。兼巽艮之行。此在易教。为与归妹往来。见其终始。承震艮趋止。底于中和也。女归。人之大事。大事即洽。其他可知。是以推之一切。无不利也。用之诸事。皆有功也。致之于人。可以正国天下也。返之于躬。可以齐家修身也。渐之用亦大矣哉。

彖曰。渐。渐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正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原本渐下为之字。其位上脱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