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段祺瑞,叫后人怎么去评说


平庸的段祺瑞,叫后人怎么去评说

昆云山房

段祺瑞(186536日-1936112日),原名启瑞,字芝泉, 安徽合肥人。段祺瑞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人物,清廷的一品大员,民国时候当过陆军总长、内阁总理、临时执政,与冯国璋、王士珍被称为“北洋三杰”。近代史 上的段祺瑞,是一个被脸谱化的人物,在许多人的眼里,与二十世纪的其他“国家领导人”相比,段祺瑞不仅仅是负面人物,而且是一个“平庸”的领导人。然而当 历史的迷雾逐渐散去,人们才发现,段祺瑞的“平庸”正显示着他不平凡的人格。

厚黑学痞子文化占据主动地位的社会氛围和历史文化氛围中,段祺瑞注定是一个“平庸”的人物。首先,他虽然有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和抵制袁世凯称 帝三件功劳,具有三造共和的伟绩,但是不会自我吹嘘,不去找文人墨客为自己大造舆论涂脂抹粉,高唱颂歌,让每个人都时刻铭记自己的伟大光荣正确,以至于几 乎没有人知道段祺瑞还做过这么多的好事。

其次,段祺瑞虽然手握重兵,却并不迷信武力,无论是上 书清廷,要求建立共和制,避免国内的南北战争,还是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他站在老上司的反对立场上,不畏强权,从辞职、不合作到暗中抵制,直到逼 迫袁世凯退位,都不是依靠枪杆子去解决问题,而是以理性理智的非暴力方式解决冲突。这和国人眼中的伟大人物显然是不搭界的,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秦皇汉 武开始,哪一个不是阴阳两面、不择手段、迷信暴力、杀人如麻。他们的伟大是用累累白骨堆成的,而段祺瑞竟然不去以暴力铸造自己的伟大,这就注定了他无缘伟 大人物而只能是一位平庸的人物。

三,段祺瑞达到权力的顶峰,竟然不去充分利用权力为自己的妻妾们谋取个什么旗手国母之类,也不为自己的后代考虑,连自己的后代最可靠这个基本的常识都不 懂。他的亲属当中没有一个依靠他而谋得一个差使。胞弟段启甫找上门,他只是说:“你不适合做官,还是给你一笔钱,回家做个买卖吧。”唯一例外沾光的是一个 远方侄子,安排了一个军校勤杂工,不久军校负责人为巴结段祺瑞,让段祺瑞的侄子当了军需采办,后来段祺瑞到军校视察,发现他的侄子利用职权克扣学员伙食 费,他立即赏侄子100军棍,执行人手下留情,才留下侄子的一条小命,但从此落下终身残疾,而且段祺瑞为惩罚自己任用私人,不听别人劝阻,走进禁闭室,不 吃不喝两天。段祺瑞不知道给自己修几所行宫好好享受,一生不治产业,没有自己的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