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仁义治国的帝皇(5)

当时,上自宰相御史,下至县宫小吏、旧部新进,甚至宫廷嫔妃,都有人敢直言切谏。由于君臣上下,齐心一致,群策群力,为长治久安的局面奠定了政治基础。

作为帝王,做到从谏如流是极不容易的,非有大公无私、大仁大义、大勇大智不可。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退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当面顶撞我,使我难堪,实在气人!”长孙皇后听后就退出去,穿上朝服再进来,向太宗道贺说:“君主圣明,臣下才敢直言进谏,魏征敢于当面顶撞陛下,说明陛下是明君。”

他听了皇后的话,平息了怒气,感到魏征确是难得的直臣。唐太宗这种知错能改、虚心纳谏的恢宏气度,是他能够开创“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有道明君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