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维持大幅下跌态势。财政部数据显示,2014年1-4月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016亿元,同比减少5572亿元,下降38.2%。俗称“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在2015年1-4月跌至32%,而在2013年这一数据曾接近60%。
显然,如果地再卖不出去,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就难以为继。
银行的日子同样不好过。2015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放缓至10年低位。银行不良贷款快速上升。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5年9月底,中国银行业的坏账上升至1.2万亿元,创下七年新高。
与此同时,做实业的人到处借钱,整个国家做实业的人似乎都在缺钱,许多人不惜借高利贷来维持企业的生存。
这种情况下,政府面临着两大选择:救房地产还是救实业。
如果要救实业,就需要向实体企业投放贷款,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帮助企业艰难中求生,维持就业,维持民众的收入,等民众的收入增长上来,再带动房地产需求的增长,并依此慢慢消除金融隐患。但是,这样做,短期受煎熬的是地方政府、银行与房地产中的强大利益集团。
如果救房地产,就需要把资金继续投放房地产领域,从而,导致实业部门更加缺钱,实体企业倒闭增多,失业率上升,民众收入下降,实体经济更加凋敝。这样做,受煎熬的,是普通民众、实体企业。众所周知,这些力量在决策中缺乏真正有力量的代言人,他们的声音无法及时准确地传导给高层。还有一种可能是,有关部门希望借助房价上涨,盘活银行,使其向实体企业贷款——假如是出于这种考虑,这种思路本身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房地产赚钱,银行更不愿意向实体企业贷款,别忘了,资本永远是逐利的。事实也如此。
2016年8月14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有网友给出以下神评论:7月的金融数据恐怖啊!新增贷款,几乎全部都是房贷。企业已经不贷款了。最搞笑的是,老板们不敢贷款了,他们的员工们却在拼命贷款,难道,员工们认为企业前景好,不失业,还能涨工资,他们比老板还有信心啊……
4.拯救房地产
最终,有关部门还是选择了拯救房地产。
多部门联合发布“330新政”。2015年3月30日,中央发布三大房地产政策:1.对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2.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20%,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购房,最低首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