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三十六章:山天大畜(卦)

小畜以巽合乾。巽为阴卦。而爻多阳。其所畜者少。故名小畜。大畜以艮合乾。艮为阳卦。而爻多阴。其所畜者多。故名大畜。然各卦亦有如此爻象者。何独二卦名畜。则以二卦恰当畜之时。有能畜之势也。小畜在师比之后。丁阴盛之余。而小畜受之以阳。乃有畜之称。大畜则在剥复之后。亦当阴盛之时。而承以无妄之阳刚复起。阳能畜阴。乃亦称畜。以得无妄之先固其内。胜于小畜之独畜。故名大畜。盖本于无妄。而得其厚积也。在小畜之往来卦为履。履居小畜后。畜未久。积未厚。急于见用。故只称小畜。而大畜却因与无妄为往来卦。无妄已为之积聚。至大畜更丰厚矣。故称大畜。实以畜之久。而储之众。备之有时。则用之也必大。收之也裕。则发之也必盈。此大畜之象。又不独卦爻所系已也。凡畜如人之畜财物。积之以渐。藏之以深。保之以固。培之以勤。则财物日充盈。而用之事业。亦见其丰备宽裕。丰因雷火之合。豫因雷地之合。二卦皆取义于震。大畜无妄。以往来而有震卦。而大畜本卦亦互震。是固兼丰豫之象。而着其用矣。故大畜者因无妄来。畜指物言。无妄即诚也。不诚无物。万物皆备于我。以能诚也。无妄能诚。乃能畜物。所谓为物不贰。则生物不测。不贰无妄也。不测大畜也。此天道也。天道大生。为其不贰。人道至诚。为同天下之不息。大畜在天为生生之道。在人为位育之功。人功与天齐。此三才之得称也。而大畜虽由宾言属物。由主言则为德。德者本也。物者末也。有本始有末。畜者先畜其德。畜赅育毒二义。已见前小畜卦。盖畜之用在物。而其体在德。育其德至极。始能育其物无尽。德有未至。物何由育。德之不育。而徒求物之畜。是反毒也。大畜小畜之义不殊。而大畜之需乎德。又更甚焉。以其物之愈多。而德之不称。其毒亦更烈。所谓德者。简言之即本乎诚。此无妄之为大畜本也。

大畜卦四阳二阴爻。与萃临为对。以皆兑与坤合成。坤与乾对。艮与兑对。先天方位也。依后天言。则艮与震连。乾与兑连。是与履夬亦有关。艮坤相易。由河洛之位合之。则大畜亦与泰通。故泰履大壮。均与大畜可参用。泰言世之太平。必由年丰物阜。履言民之安定。必先衣食备足。大壮言事业之壮伟。必由财用充盈。皆有需于大畜也。至其对卦。萃者聚也。亦物之积。临者大也。亦事之盛。物积而后用广。事盛而后业富。皆与大畜之用相得相成。人生不可不求生计之安乐。事业之恢弘。则不得不图物力之充盈。收藏之富裕。是大畜者。人类所必需之道也。由道言。谓之养。由事言。谓之业。由天言。谓之生成。由人言。谓之性情。实与生同贵。与身同存之物。无贤愚齐也。故有畜而后有生。有畜而后有成。有畜而后有一切。精为性命修养之道。粗为日用衣食之需。罔不有资于畜。唯畜则存。唯畜则久。存且久。性道之至也。唯畜则大。唯畜则富。大且富。德业之至也。是以君子不得不畜。畜者时也。君子因时以致畜。因畜以顺时。天人同功。性情并至。故大畜卦用自利贞始。乾曰利贞者性情也。大畜之利贞。其义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