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有厉。利已。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大畜初九爻辞也。大畜初九即乾初爻。以上合艮。内健外止。上应六四。一阴一阳。其情相协。而刚在下。宜于自返。本无妄之用。推乾惕之义。故曰有厉。厉字义同乾九三爻。即奋励之意。因刚易躁进。在下为潜龙勿用之时。设求进过急。必干危厉之眚。与无妄之若匪正有眚将同。是爻辞称为厉。言初九具奋励之志。有危厉之害。苟不反而自砺。则其用且损于畜。不独非大畜之志。抑违无妄之戒。乾惕之训也。夫大畜之用。在善于育。初九得乾之大始大生。果能育之无阙。则成必大。而以在下勿用。只宜求之于己。所谓返身而诚之时。诚者其初自成。其终成物。今乃初爻。贵在自诚。不可务于外。且以六四之柔。相引以物。相诱以欲。物欲不格。性命奚正。此为大畜最始工夫。根本不固。功用奚见。有厉云者。明其有害在外。不得不自砺也。砥砺其行。戒慎其心。则性不惑于情。身不役于物。则物我皆得。情性咸宜。是即利之所着。所谓利己者。非自利而已。且以利物非一时之利而已。亦以利诸无尽。故利已已字。有释作己字。其实古可通用。如无已义。则直曰利或利矣。不当作利已。如仅云利已而不作己讲。则与爻象反求诸己之义不合。是后人释者。各有所泥也。易卦爻辞选字。均从象推得。作利已。即包有利己之义。为初九因爻位之故。畜刚在下。近于九二之正位。其志快而情敢。刚则无欲。快则不思。敢则少畏。此本身之易干危厉也。而六四应之。六五主之。二阴相摄。阴少阳众。其志易偏。其情易决。中互兑震。有随与归妹之象。故凡阳爻。皆须防其偏蔽徇物之害。况初在下者乎。此有厉二字。明其道重在自返。志重自贞。情重自固。而因此以成其利。既利己。复利物。仍本乾始以美利利天下之义。言利即含有贞。以在内也。利贞者性情也。爻辞所示。不外性情之辨。物我之分而已。畜以育为本。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于此利已二字又可见之。
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以初九鉴于危厉而自砺。终能成其畜之利。故曰不犯灾。盖厉字已含有灾眚之意。无妄匪正有眚。与邑人之灾。皆由不能自砺。而不免于灾。初九则本乾惕之训。不徇于物。正其性命。不偏于欲。乃不犯于灾眚也。读此爻辞。则可知畜之不易。如以畜为志。不先其德。而唯物是好。不求利于人。而唯己之私利是图。则所谓畜者。徒以自灾而已。前讲畜之与育。反育为毒。亦即此意。育其身者。物与道并重。君子务德。小人务利。德之成也。利亦至焉。利之专者。害亦至焉。则不犯灾。正明畜之易招灾也。与九二之有尤。义正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