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孔子《宣圣讲义》
此随九四爻辞也。九四既居外。而其德刚。则非静默退居之时。而有进取远大之志。此爻辞称为有擭也。在六三居贞为利。而九四以贞凶。其相反如此。大抵卦用贞无不吉。独此云凶者。非贞之咎。乃时之乖。以九四藉震动之势。得时位之隆。正宜发皇经纶。光大事业。以安天下。育民物。所谓立功之日也。若畏缩退避。尸位而无所表见。优游偷安。荒职而意图己私。是违天负民。渎位弃职者。其凶可知。然所谓凶者。正以其得位也。得位必乘时。时与之而弗为。位居之而弗惜。贪天而不求功。苟安以丧其志。斯乃凶矣。非贞之咎也。不当贞而贞之过也。譬诸天道。当春阳之时。而无生育之功。乃仍如闭藏之季。以安于枯寂之境。是失天德。而背时政也。其凶之至。亦可知已。有孚者、德之盛。道明者、时之隆。有得于天。则天下从之。有明于道。则天下顺之。此功业弘大之日也。随而致之。更奚咎哉。
随卦各爻之辞。唯九四爻明着随字之用。以随有所为也。有所成也。将以行道也。立德也。将以致功也。岂徒随哉。若为免祸而唯唯否否。非随也。若为侥幸而旅进旅退。非随也。随人而无害于己。随众有造于众。方谓之随。故随九四明指其效。在有获有孚。明道明功。非然则奚取于随。随之本义。因时立德。因位立功。而皆归于道。道在则天下莫不随之。以我随天。天亦随之。以我随人。人亦随之。非随天随人。乃随道耳。辞曰有孚在道。下句省一道字。言有孚于天。有孚于人。实有孚于道。有孚于道。天下无不孚。天下皆孚于道。则道大明。道明则德立而功成矣。此九四备述随之真用。而特揭一道字。以示其纲领重在此六字。六字三句。其义相续、而益精弘。有孚者亨也。在道者、元也。以明者元亨之至。而兼利贞矣。不曰利贞、而曰元亨。不言元亨、而言孚明者。以随四德具备。而用有先后也。唯有先后。乃下卦先利贞。而上卦及元亨。元亨固由利贞致之。不过至上卦。已非徒言利贞之时。故曰贞凶。以徒贞而无元。其道将绝也。此即贞下启元之例。而关键在此二爻。故六三以居贞为利。而九四以明道致功也。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而见九四之真用也。恐人误以贞凶为不可贞。故曰随有获。其义凶。言贞凶者。由有获而来。若无获。自宜贞。今有获。或在其位。或逢其时。则有为之日也。故曰义凶。言含凶之机也。譬诸匹夫怀璧、以致其罪。设无害于道。又奚罪耶。曰其义凶。非真凶也。有获者。必有孚。有孚而在道。必有功。此天所予。人所归。时之会。位所赋也。九四之有获。将以成尔功。而六三之居贞。反足害尔德。于是随时之义大明。而顺变之才斯贵矣。譬之一日。当日中必动而作。不得宴息偷安也。九四之贞。即犹昼寝。非怠荒。即病矣。此所以为凶也。时贞则贞。时不宜贞。则贞为凶。贞尚有凶。况失时之不贞者乎。在六三居贞之利。时也。若违时失贞。其祸更甚于九四之贞。二爻皆关人事。故言之特详。读者当细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