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二十七章:泽雷随(卦)

随爻辞称贞吉者。必先自守贞而后协吉。以地位宜贞也。随初九本迅奋之势。怀飞腾之志。不甘人下。固所难免。而以二三两爻之阴间之。所居又在下位。乃潜龙勿用之际。其不宜急进。亦数理使然。应以贞自守。而后占吉也。贞者正也。内卦以二爻为正位。二为柔。则宜以刚用柔。刚以从柔谓之贞。比之烈女。外柔内刚。不失其节。故称贞。今初九进而从六二之德。以全其贞。则其为吉可知。

象曰:官有渝。从王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言官之遇变。当择正是从。不得贪恋禄位。以失其节也。或曰初九性刚。不随二三之柔靡以求合。故曰贞吉。此在他卦之辞。或有是义。若随卦取上下相随之义。非自别于二三以独行也。二三皆柔。而二为中位。初以从二为正。况合乎刚用柔之旨。宜以从中位为贞。盖从中位。乃易卦大例。而随特揭出者。因时有变也。人情遇变。多不知所从。而随声附和。是蹈于诡随之弊。非贞也。故爻辞明告以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句中畧一功字。盖初九居有为之时。苟不违于正。则功可立致。以二三两爻皆喜近阳。而二爻正位。倚畀尤殷。果出而为之尽力。其功必大。故曰功不失也。或谓不失者无过也。其义亦通。盖有功则无过。如危急之际。有靖难之功。其行止虽略于细。而不得见责谴。则因功足蔽其过也。或以不失为不失所随。则意近牵强。释文固明言从正而得吉矣。岂复有失乎。盖所居既下。无自主持之权。所藉者微。无自表见之势。必因时会而得交孚有功。必因贞固而克顺从正位。方合于其用。既以有渝之时。又得从正之吉。则其所交有功。已之功亦不失。所谓从人贵也。终不越随时之义耳。有功指人。不失指己。虽非因人成事。实为附骥得展其才。虽异徼幸成名。实系乘时得竟其用。此所以为吉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孔子《宣圣讲义》

此随六二爻辞也。与六三系丈夫。失小子。辞相表里。即明二三爻之用。并相交以成其德也。六二居内卦之中。得位之正。而以阴乘阴。重柔无刚。其德不充。尸位无能。其道不大。故其用局促。显此失彼。与六三略同。而两爻一则曰。系小子失丈夫。一则日。系丈夫失小子。辞旨颇深。人多末得其解。系者连属也。牵羁也。以其位所近者为相得耳。阴乐近阳。柔乐近刚。二三皆阴柔。而所在地位不同。所接之爻亦异。故其得失相反。六二之系小子失丈夫者。以重柔之德。虽居中位。不称其职。有悦于细人。而不愿近君子。因初九之相从。遂相与维絷。以成一系之象。故曰系小子。小子指初九之阳。为德尚微。为道尚疏。有比于稚弱童骏之象。而六二喜近之。乐其驯而不我忤也。然随卦之阳爻。外有九四九五二爻。九四近三。与六二比。九五居中。与六二应。皆有刚强之德。弘远之道。尤以九五类于乾位。得地乘时。其势不可向迩。与六二内外匹敌。本宜相从。而中隔三四。三为阴。四为阳。一逆一顺。为之梗阻。故曰失丈夫。丈夫指九五。以其用大而德充也。然六二之志不在此。不愿与胜己者处。故宁系小子而失丈夫也。丈夫犹魁伟奇杰之人。不易罗致。不易驱使者也。六二地位所限。遂得此而失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