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二十七章:泽雷随(卦)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此申释爻辞之义。言不得兼有之耳。与即相与。犹相得也。与六三正同。

孔子《宣圣讲义》

此随六三爻辞也。六三以阴加阳。而居中爻。得九四之协和。其道较大。其德较充。其用亦较广。故其辞胜于六二也。虽以上下刚柔异志。亦如六二不能兼得。而变为系丈夫。失小子。与六二恰相反。丈夫亦指四五两爻。小子仍指初爻。以六三居内卦之终。接外卦之阳。以性相从。而得相与。因六二之故。遂与初爻相失。是六二所得者。六三则失之。六二所失者。六三则得之。其不能兼得、则同。其所得所失。则异。亦以地位为之也。然六三阴加于阳。又怜阳爻。居人爻之地。而与既济反。与末济相类。阴阳失道。刚柔失宜。虽接于阳。而难得其和。其行宜慎其德宜贞。故曰利居贞。明其位之多凶也。然以乐近于刚阳。而得九五之比。九四之助。其所获益最多。故曰随有求得。得字或连利字读亦可。盖文中略一利字也。言随所求而得利。其义恰如初爻之交有功而得功也。六三以志在得阳。而近于九四。又继之以九五。五四相与。其利孔多。此随有求而得利也。随卦皆以相随为用。六二六三、随进而竟震动之功。虽得失不同。而其有得可知。六三处地较宜。因时致用。刚柔相济。故有求即得。而最要者。则在居贞二字。以得失关乎数。而福祸恒相倚。相交者。情之切。相厚者。谊之至。皆在于诚之孚也。居贞者。不以求之易得而贪也。不以利之可求而侈也。盖六三之用非全。虽得丈夫而失小子。即可见得失犹参半。若不自慎。得亦失焉。故以利居贞戒其贪侈也。内贞外悔。卦情之常。而随尤明。初曰贞吉。此曰居贞。其义一也。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与六二相参。已详前讲。下指初九。舍下者。以近九四九五。随而上行。遂舍初爻。不复下顾。故有系丈夫失小子之象。阴以从阳。柔以顺刚。乃道之正。德之常。是以有利居贞之占也。利言其用。贞言其德。德用具备。而下卦之震、大用已成。此后则交兑矣。六三九四,居全卦中爻。兼内外之用。内止于震之六三。而其德为贞。外起于兑之九四。而其德以通为尚。是时位之异也。震本阳动。而利居贞。以在内也。兑本阴柔。而尚亨明。以在外也。所处既异。其志乃殊。况六三九四。一刚一柔。本体固别。一上一下。遭遇又差。则六三所宜者。九四所否。六三所贵者。九四所不孚。此随时之以顺变为用也。变者有时位之殊。有性情之异。有事物之差。有本末之别。而皆以适中为利。孚用为亨。故六三之居贞。至九四则大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