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是怎么样被毁掉的?
长毛西瓜:
东北经济的低迷成了全国最沉重的一个笑话,辽吉黑每个季度经济统计全国均排名倒数。这里面固然有产业结构的原因、外部经济环境的原因、思维观念的原因和中央支持力度、方式的原因,但是人的因素,是一个回避不了的因素。
而在这其中,东北经济今天陷入如此窘境,东北的官僚主义和吏治之恶劣不能不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随便闲聊聊东北的中共官僚主义是怎么一步步毁了东北经济的。这里的官僚主义,泛指体制内的官员、公务人员、企事业工作人员。
一、假大空糊弄上级,打着民生的旗号搞各种政绩工程。
东北官员的假大空不是盖的,在全国也数得上号。东北各城市GDP造假几乎是蔚然成风,各委办局统计的数字根本不经过仔细核实,就从各局下属单位和企业报上来,然后局长、主管领导根据“上级领导”风向,人为的对数据“辗转腾挪”,最后得出一个领导喜欢的数据。所以,东北经济表面上看,一直排名全国中上游,可是,新一届中央政府要求统计局“挤水分”并处理了一部分统计作假的负责人后,东北各大城市就开始“裸泳”了,GDP数据直线下滑,这里不全是因为全国经济不景气,而是此前可以负责人的说,东北各大城市的GDP掺水严重。
咱们再说政绩工程,说东北搞政绩工程之风很盛也不为过。东北某副省级城市,还有成千上万的贫困市民和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民生凋敝。却仅仅因为奥运会有个足球项目和全运会有一个主体育场,硬是先炸了只有十五年不到的大型体育场,然后在一个新建的道路非常通畅的区,非要投资50个亿建设轻轨,后来飙升到80个亿。这个可怜的轻轨,现在建成已经快四年了,即使是上班的高峰期,上面也常常只有十几个人几十个人乘坐,上面还有至少一半免票的老人,空荡荡的列车几乎是空载运行。
这种政绩工程无处不在,拍脑门投资几亿十几个亿的项目,炸起来就跟吹泡泡一样轻松。例如在某副省级城市的一个绿岛学校,当时投资几个亿建了个亚洲最大的室内足球场,没到十年时间,又把它炸掉了,原址现在空荡荡一片荒地,几个亿人民的民脂民膏就这么化为乌有。
二、官商勾结,疯狂抓权,各大领域腐败问题层出不穷
在东北,民营经济想发展起来,难于登天。不仅国有经济成分庞大,而且政府抓权的程度让人无法想象。还是东北某省会城市,该市44个委办局居然有43个有行政处罚权,可见各个政府部门抓权的心思有多重,抓权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为了最后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