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李炳银】2014年6月,2015年6月,2016年6月,刚才看照片也看到了,大水把一个村冲的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们现在看到塘约村是这样的画面,这样的形象,简直是用人间奇迹来表述一点都不过分。他们确实是穷则思变,不能再穷的时候找到了道路、方式、方法,他们的方式方法就是依靠党的领导,发动群众,公平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10:07【李炳银】王宏甲的作品确实写得很扎实,很有说服力,报告文学就是要用切实的事情来告诉人们事情的变化,而不是那种看起来不着边际的。这是一次报告文学,是生活的真实作品,不是作家想象出来的,是现实生活大地里长出来的一棵大树,长出来一棵茂盛和勃勃生机的新树,我觉得《塘约道路》在毕节、在安顺、在塘约刚刚开始。我想,这样一条道路是越走越宽,从走到全国很多边远的山村和穷困的地方去,甚至于走到城市来,我们很多城市国有财产的流失,刚才王宏甲讲了,要的富裕不是有多少土豪、富翁,而是全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10:09【李炳银】再有,作为文学作品,王宏甲的这种激情和对人物这种内在内心的描述,对于一些人物在村里的作用,我们经常强调的是党要管党,党要带头,党员的作用是无限的,党决定以后什么都决定了,但是在这个地方是党支部管全村,但是全村的党员也是要由村民管的,你要服务于你的服务对象才可以。这也是很重要的内容。我觉得王宏甲这个作品给我们无论是道路的选择上,还是对生活的理解上,对方式方法的寻找方面都提供了很多启示。谢谢大家。
10:10【徐能毅】下面请《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发言。
10:11【彭程】 王宏甲这本书我一口气读完,字数不多,但是异常厚重,因为它的主题非常重大。这是一个贫困的农村,贫困的山村,脱困的个例,我认为是蕴含了特殊意义的个例。我们文学描写强调人物形象,尤其是要塑造典型性的人物形象。习总书记在两年前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和这次文代会的讲话中都提出这一点,我觉得这本书它也是选取了一个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因为它本身有非常丰富的阐释和空间,正如他的书名所指出的一样具有道路的意义,具有导向的价值,这是我对这本书的基本认识。
10:12【彭程】这本书指出在今天广大农村特别是广大偏僻的、边远的、贫穷的、落后的农村,向何处去以及怎么走的问题,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式路径,这本书都涉及到了。农村是我们党重要的执政基础,夯实这个基础十分重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