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彭程】当前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广袤土地上众多的农村属于落后贫穷的一种状态,青壮年打工、老年、妇女、儿童留守。我听到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这些留守乡村的群体叫做“993861”部队,99是老人,38是妇女,61是儿童,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小康社会就永远只是目标,人民的幸福感就难以实现。
10:14【彭程】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这本书它的社会政治经济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文本意义,不是说文学上价值不高,实际上文学上也是达到相当的高度,作为报告文学在表达上的准确,细节刻划上的生动,以及结构上的清晰都使得这本书具有了很多的可圈可点之处。
10:15【彭程】这本书写了脱贫,但是脱贫只是它的一个表层的故事,它的重要性还在于在脱贫的背后,他写了脱贫的背后根本原因就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得到发展,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和发挥。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仅仅发生在两年的时间,以左文学为班长的塘约村的党支部他们用他们自己的言行生动而具体的阐释了什么是党的先进性,什么是党的宗旨和目标,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根本就是一体的。
10:16【彭程】我们从这本书当中可以看到基层农村的真实面貌,可以看到民众的关切和期盼,可以看到党的各级领导和普通党员,包括在座的周书记,还有里面写到85岁的普通党员,看了以后都让人非常感动。他们身上对于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的深刻认识和这种高度自觉,确实是刻划得非常生动。
10:16【彭程】党的作用我们能够看到在这个村子发生的巨大变化当中,党的作用是处于核心作用和关键性,尤其是这本书深入的揭示了基层支部发挥的巨大作用。我近期正在中央党校学习,我们学习的一个环节就是现场教学,去了井冈山做调研,然后就到了山下的沙湾,就是当初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经过的一个小村庄,支部建在连上的这个最早就是在这个地方确立的,对于我们军队当时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一往直前,不断得到发展,取得胜利,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通过这本书又一次深刻认识到支部建在连上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10:17【彭程】刚才王宏甲先生也谈到集体所有制是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取得的制度性的财富,这个概念是非常深刻的。将近40年前,像小岗村农民包产到户,这种变化在当时那样的时代,包产到户确实是有它的必要性,可以说在当时是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但是时代发生了变化,今非昔比,出现了新的情况,今天需要探索新的农村发展道路,这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塘约村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可以说很有代表性,可以说也是广大的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像这种条件下靠单打独斗没有办法达到小康,改变贫困,获得生活的幸福感,组织起来有时候是一条必由之路,是没有别的选择的道路。